茉莉酸信号途径在小麦抗白粉病反应中的作用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Nian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病害之一,可致小麦减产13%~34%。研究抗小麦白粉病的主要信号分子途径有助于了解小麦的抗病分子机制,开拓小麦的抗病遗传改良新途径,从而提高小麦抗病性,保证小麦稳产高产。本试验通过研究外源茉莉酸、白粉菌诱导后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和内源茉莉酸含量变化来了解小麦茉莉酸信号途径在小麦抗白粉病反应中的作用,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以不同类型感、抗白粉病小麦品种Chancellor(不携带任何抗白粉病基因)、Asosan/8Cc(Pm3a)和PIC427(Pm21)为材料,外施1.0 mmol/L茉莉酸甲酯对小麦幼苗叶片进行诱导,通过离体叶段培养法接种白粉菌进行抗性鉴定、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茉莉酸诱导可显著激活PR1、PR2、PR3、PR4、PR5、PR9、PR10、Ta-JA2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对Ta-GLP2a的表达影响很小;PR2、PR3、PR4、PR10在3种感、抗小麦白粉病品系中起主要抗病作用。2、小麦白粉菌侵染携带显性抗病基因的高抗品种09X15(Pm21)、PIC419(Pm13)、09M5(Pm45)和携带隐性抗病基因的高抗品种兰考90(6)(PmLK906),用优化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接种白粉病菌后小麦幼苗叶片内源茉莉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白粉菌侵染后高抗白粉病小麦叶片内源茉莉酸含量达差异水平且都有所提高,在0~12 h快速上升,在2~4 h出现峰值,随之下降,且各种不同显、隐性高抗白粉菌材料的内源茉莉酸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用荧光定量PCR分析,证明小麦白粉菌侵染后可显著激活抗病相关基因PR1、PR2、PR3、PR4、PR5、PR9、PR10、Ta-JA2的表达,对Ta-GLP2a的表达作用很小;Ta-JA2、PR4、PR3、PR5、PR9、Ta-GLP2a在4种高抗小麦白粉病品系中起重要抗病作用,在显性免疫小麦白粉菌品系中Ta-JA2都起了一定重要抗病作用,在隐性抗白粉病小麦品系中起主要抗病作用的是PR9。3、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与不同来源的小麦专化识别关系大。4、PR3、PR4在小麦抗白粉病反应中抗病作用最大。5、内源茉莉酸含量峰值出现在接种白粉病菌后2~4 h,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峰值出现在12~48 h,推测白粉菌侵染激活了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进而激活了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综上试验结果表明,外源茉莉酸和白粉菌诱导都可激活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白粉菌侵染小麦致使内源JA含量增加,可能会诱导小麦启动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JA信号放大,激活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小麦产生诱导防御机制。试验证明JA是小麦白粉病抗性反应的信号分子,PR3、PR4在小麦抗白粉病反应中起主要抗病作用。
其他文献
唐古特青兰是藏区常用的藏药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关于唐古特青兰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迄今还没有质量标准,为扩大此优质丰富资源的利用范围,本文按照中国药典20
30年代以来,日本侵略者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直接威胁华北及东南沿海一带。在此背景下重视西南、开发西南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国民
这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实践原文选自Michael Curtin所著Playing to the World’s Biggest Audience一书的引言部分。原文本主要介绍影视产业的全球化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亚
目的:探索神经胶质瘤中AKR1B10(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的表达水平以及AKR1B10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到2016年8月
目的:探讨在氧糖剥夺再灌注后CDK1对GRASP65及高尔基体形态的影响。方法:1.建立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细胞模型;2.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OGD/R组和Roscovitine干预组(OGD/R+Ro
目的:大量研究证实急慢性躯体疼痛患者及动物模型与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有着较高的共病率,而急性内脏痛与情绪障碍的相关研究较为少见。本实验通过动物行为学观察的方法,
目的:1.研究IL-6诱导对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表型作用。2.证明在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中,IL-6激活ST
张邦基的《墨庄漫录》是宋代诸多笔记中文学和史料价值较高的一种。该书内容广博富瞻,涉及文学、艺术、政治、制度、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本论文以全书为研究对象,结合张邦基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和粘附等功能的影响及调控EPCs表达骨钙素(OCN)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Cur对EPCs的药学作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
Serratia plymuthica A21-4是辣椒疫病生防菌。A21-4产生大环内酯类抗生物质,对辣椒疫霉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抗生作用;A21-4对辣椒疫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同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