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时域分段拟合动态载荷识别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对可靠性和轻量化的双重严格要求,航天结构的优化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其所处力学环境,并以最严酷工况作为设计基础。但实际工程中的复杂振动系统并不容易直接测量得到外激励信息,通过测量结构动态响应来反向计算作用在结构上的外力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这便是载荷识别,也称外力辨识。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承受着复杂多变的外界激励,整流罩由于外界激励而产生的剧烈振动可能对载荷卫星的安全造成直接影响。要保障卫星及箭上其他精密仪器的安全运行,需要准确的外激励信息作为运载火箭结构优化设计的基础。基于某型号运载火箭发射时的遥测数据,本文对运载火箭整流罩外激励的反演计算进行了研究,以函数拟合的思路采用正交基函数逼近载荷时程曲线;并通过分段拟合降低基函数阶数、分解超长Duhamel积分,以较低的计算量实现了长样本持续激励的载荷识别计算;并通过设置分段部分重叠的计算策略成功克服了龙格现象的不利影响,提高了以切比雪夫正交多项式逼近载荷时程曲线的精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比较了经典频域、时域载荷识别方法的优缺点,并针对反问题分析中的不适定性问题,以线性方程组求解为例说明了矩阵病态对计算稳定性的影响,然后介绍了处理不适定问题的正则化方法。2)对已应用于运载火箭载荷识别工程实践的测点自由度振型归一载荷识别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算例说明其严重的病态特性,指出其已不适应于如今进一步认识运载火箭力学环境的需求,应当另寻更合适的载荷识别方法。3)推导了基于函数拟合的时域载荷识别方法,然后通过一系列单点激振、多点激振算例表明该方法对变化简单的光滑载荷时程曲线良好的计算精度与抗噪性能,指出该方法对于短样本冲击载荷识别计算的优势。通过比较不同响应测量方案的计算结果讨论了测点布置方案对载荷识别计算的影响,并总结了响应测点布置的几点原则。4)针对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整流罩承受的持续激励反演计算,引入分段拟合计算策略,降低了反演计算对基函数数量的要求并使超长Duhamel积分得到分解,大幅度地降低了总体计算量。并通过分段部分重叠的做法成功克服了高阶多项式插值中龙格现象的不利影响,使用切比雪夫正交多项式取得了较好的长样本载荷识别计算结果。5)通过面积等效法对运载火箭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简化得到等效梁模型,以模态挑选的方式进行刚弹解耦,通过遥测数据成功计算得到了运载火箭整流罩外载荷。
其他文献
钛合金因其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等优异性能常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结构零件的制备。对于螺钉、榫结构等紧固类结构件,服役过程中产生微动磨损,进而导致疲劳断裂,严重影响了钛合金构件的安全性能。钛合金表面改性防护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激光冲击强化技术作为新兴的表面强化技术近些年已经用来提高钛合金的微动性能。前人研究报道主要关注激光冲击处理工艺(LSP)对疲劳性能影响,但对接触区域摩擦磨损鲜有报道,微动接触
操纵面颤振在飞机颤振问题中是非常典型和复杂的。其中机翼-副翼颤振类型是其中经典的耦合类型,它一般是机翼弯曲模态、扭转模态和副翼偏转模态振型之间发生耦合而产生的,副翼的偏转刚度和质量平衡等要素均是影响机翼-副翼颤振特性的重要指标,偏转刚度变化或质心位置移动,都有可能导致飞机的颤振速度明显降低,从而影响到飞机的飞行性能。所以,操纵面的颤振特性研究是一项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科研课题。本文根据操纵面的颤振机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和体内斑马鱼实验,快速评价复方中药提取物增强免疫力作用,并进行初步机制研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利用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初步评价复方中药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再以酒石酸长春瑞滨诱导建立斑马鱼活体免疫低下模型,分别从斑马鱼巨噬细胞生成和吞噬功能、T细胞生成及相关炎症、免疫基因的表达等多个方面,观察复方中药提取物的干预作用。结果体外实验中复方中药提取物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目前,所有机器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自主驾驶汽车和自主驾驶飞机等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实现所有交通工具完全自主化之前,将经历有人驾驶与自主驾驶共存的过程。那么自主驾驶交通工具能很好地了解人的意图,做出相应的决策,执行相应的动作,并安全高效地完成驾驶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可将有人驾驶和自主驾驶共存的交通系统看成一个人在回路系统。基于人在回路的控制思想,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可对自主驾驶交通工具和有人
双曲型守恒律方程是计算流体力学中最重要的控制方程类型之一,其数值解法既是CFD数值方法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我们通常只能得到该方程的弱解,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些限制处理,才可以得到与物理背景相符的解。限制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对问题进行研究:其一是能量稳定方面,其二是熵稳定方面。其中前者的格式结构更简洁、精度更高,近些年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能量稳定格式的核心是通量重构思想,基于该格式众多学者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科研机构发现了折叠翼尖技术的潜力,开展了广泛的气动弹性研究。而折叠翼尖技术由于其涉及到多变量、多学科、多策略的交叉优化求解,因此具有相当大的复杂程度和计算量。本文针对折叠翼尖的气动弹性问题,提出基于部分动力学等效方法简便快速的对折叠翼尖模型进行气动弹性评估和技术开发,同时通过对机翼模型和部分等效的平板模型开展仿真计算进行初步验证,并应用于大展弦比模型和小展模型的折叠翼尖气动弹
航空发动机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复杂机械热力系统,常常工作于高温、高压、高振等恶劣的条件下,而长期工作于此类环境下极易造成零部件的寿命的缩减或损毁,进而导致航空事故的发生。因此,开展航空发动机的健康状态监测与管理的相关研究,对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经济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依托于与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合作研究的“航空发动机数据综合管理、性能评估与故障诊断软件系统”项目,针对传统专家系统
由于飞行器服役过程中要面临复杂的气动加热,必须对结构进行热防护以保证结构的正常工作。热防护材料通常粘接在飞行器金属蒙皮上,服役过程中面对超高速环境,表面可能会产生应力开裂现象,粘接界面极易产生脱层现象,导致结构性能下降,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为确保热防护结构的安全稳定,需要对其进行损伤监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体积小巧,被埋入结构也几乎不会影响被测结构的力学特性,加上其抗干扰性能强,可以满足高密度
飞机结冰给飞机航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传统的防/除冰技术存在能耗高、操作复杂、污染环境、易造成金属疲劳等弊端。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仿生学的超疏水涂层为飞机防冰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使用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HO-PDMS)或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HO-PMTFPS)替代部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作为软段,1,4-丁二醇(BDO)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为硬段,反应合成
飞行器鸟撞事故对于飞行安全的威胁日益剧增,一方面鸟撞事故给世界各国造成了每年数亿元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鸟撞试验研究成本昂贵。因此以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为代表的有限元虚拟仿真技术在飞行器结构抗鸟撞设计及其改进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SPH方法,研究了一种典型飞机尾翼结构的鸟撞过程及变形机理,并研究了鸟撞位置、角度对结构应力、变形、能量和材料失效行为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