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技术、战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在7000多平方米的足球场上的足球比赛已经有了明显的立体战色彩,空中争夺日益加剧,进攻速度也越来越快,头顶球特别是双脚跳起头顶球已经成为破门得分的重要手段。但本人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我国对技术动作的研究并不多,目前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也就是处于定性的阶段,方法也主要是以理论分析为主,并没有深刻地分析。本人利用高速摄像机对9名运动员的双脚跳起正面头顶球和双脚跳起侧面头顶球动作进行实拍并解析,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双脚跳起正面头顶球和双脚跳起侧面头顶球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两个动作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特点及生物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双脚跳起的正面头顶球和侧面头顶球的主要肌群有所不同,侧面头顶球技术身体侧屈的动作主要是由一侧的肌群完成的。两种头顶球技术的关节活动都遵循了以“大”带“小”的规律。要保持身体平衡,第一,身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第二,身体所受的合外力矩也要为零。另外,两种头顶球技术都有手臂的动作,这对动作的完成有重要作用。腰围和大腿围是影响双脚跳起正面头顶球球速的主要因素。对双脚跳起侧面头顶球技术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大腿围、腰围、颈围和体重,而臀围相关性也较高。正面头顶球的最高球速和击球力量均高于侧面头顶球的最高球速和击球力量。在双脚跳起正面头顶球中,头部线加速度与力的相关性最高,与力相关性较高的还有腰髋部均角加速度和颈部角加速度,此外,力还与腰髋部均角度和两膝的角度呈现不具显著性的正相关。侧面头顶球击球力量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头部线加速度、后髋角加速度和颈部角加速度。由于关节活动的特征,两种技术在两膝的角加速度上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