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8124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针刺对一种最基本的、常见的和代表性的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我们预计,如果结果显示针刺方法能有效的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则该研究可作为支撑未来针刺方法纳入“腹腔镜术后快速康复”常规手段的证据。
  方法:
  试验按照之前制定的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招募到150名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被诊断患有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并通过住院部进行腹腔镜胆囊除术且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被随机分为分为电针组(ES,n=50)、假电针组(FS,n=50)和空白对照组(NS,n=50)组,分别接受电针、假电针或无针刺(空白)处理。ES组的受试者在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接受针灸治疗,定位参照《经穴部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皮肤消毒后,将双盲针灸装置贴于双侧穴位上,并将针灸针通过装置插入皮肤,针刺深度参考“十三五”规划第十版《针灸学》教材。在针插入后,对所有针进行提插捻转操作,使受试者达到“得气”感(包括酸、麻、胀、痛、重和其他感觉)。电针仪的四对电极,分别连接至左、右侧足三里、上巨虚和三阴交的针柄上,取50Hz连续疏波,每次治疗持续刺激30分钟,电流强度为1至5mA(使穴位周围皮肤轻微颤抖,患者感觉适宜,没有疼痛为佳)。ES组受试者共接受3次针灸治疗。
  FS组处理流程与ES组相同,针具穿透皮肤,针灸师进针时行“得气”操作,之后不再对针具行提插捻转操作,电针仪开启,受试者能看到与ES组一致的灯光且听到脉冲发生器的声音,但电针仪内金属线被切断,若接受假针灸的受试者提出电流强度不够,则针灸师统一回复:“所有受试者的电针强度要求一致,不可调整。”
  ES组和FS组由一名针灸师在手术后1小时、术后第一天早晨(08:00—10:00)、下午(14:00—16:00)、分别进行相应针灸治疗,治疗之间至少间隔4小时。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并由设盲人员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在研究开始之前,相关信息将在培训期间提供给研究参与者,以确保治疗的标准化。
  结果:
  1、各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电针组相比于空白组、假电针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电针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假电针组、空白组;假电针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假电针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少于空白组。
  2、各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比较:电针组相比于空白组、假电针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电针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假电针组、空白组;假电针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假电针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空白组。
  3、各组术后首次大便成形与否情况比较:三组比较是有统计学意义的,且假电针组在大便成形数优于其他两组。
  4、各组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比较:电针组相比于空白组、假电针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电针组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明显早于假电针组、空白组;假电针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假电针组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明显短于空白组。
  5、各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电针组相比于空白组、假电针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说明电针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早于假电针组、空白组;空白组与假电针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说明假电针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空白组。
  6、各组术后出现肠鸣音至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电针组相比于空白组、假电针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说明电针组术后肠鸣音出现之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假电针组、空白组;假电针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说明假电针组术后肠鸣音出现之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空白组。
  7.各组术后治疗前后腹部胀痛平均评分差值比较:电针组相比于空白组具有显著差异(P<0.001),说明电针组治疗前后腹部胀痛缓解程度好于空白组;假电针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说明假电针组治疗前后腹部胀痛缓解程度好于空白组;但是电针和假电针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8、各组术后治疗前后胃肠反应平均评分差值比较:电针组相比于空白组具有显著差异(P<0.001),说明电针组治疗前后胃肠反应的缓解程度要好于空白组;假电针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说明假电针组治疗前后胃肠反应的缓解程度要好于空白组,但是电针和假电针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9、疗效评定:
  疗效等级及总有效率比较:各组在总有效率及分级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最高,其次是假电针组,总有效率最低为空白组。
  结论:
  针刺能够明显的缩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恢复肠鸣音时间、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明显改善腹胀腹痛、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电针相比较与单纯针刺因为其持续的电流刺激,可以明显的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恢复肠鸣音时间、恢复流质饮食的时间。是有效、安全、简易的,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探讨针刺联合艾灸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化疗患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上使用针灸调节结直肠癌肝转移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有效、客观的临床依据。  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中心的60例使用双周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针灸组)和对照组(空白组),实验组共28例,对照组共32例。实验组予针刺双侧肢体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商丘、曲池、
学位
目的: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评价浮针疗法联合推拿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乳汁淤积型)患者的疗效,旨在从统计学方法上验证该综合干预是否能从根本上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乳汁淤积型),为使用该疗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寻找依据,让该疗法在临床中更好的推广,从而解决病痛,进而改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  方法:  1.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哺乳期乳腺炎症状为主诉前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
学位
目的:  通过比较中医联合快速康复理念与传统治疗方案在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PCNL)的使用,观察ERAS理念在PCNL术的可行性及效价,以摸索中医联合快速康复理念在PCNL的临床效果情况,为后续中医结合ERAS理念的推行提供有力的依据。  方法:  本研究是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时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外科诊断为肾结石并行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医辨证为湿热
学位
目的:  通过观察H型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及心律失常的关系,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H型高血压及预防心律失常发生提供客观依据,提高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降低H型高血压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  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组,整理患者血脂(TC、LDL-C、HDL-C、TG、ApoA1、ApoB)、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心律失常数据,运
学位
目的:  通过前瞻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强肌健力胶囊治疗COPD稳定期合并营养不良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TNF-α、GAS水平的影响。  方法:  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纳入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1月23日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及心肺康复科住院部诊治的患者共6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强肌健力胶囊,
目的  本课题通过研究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合并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特点及中医证型分析,以探索子宫腺肌病局部组织升高的雌激素是否对围绝经期患者子宫内膜增生产生显著的影响,及探讨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发生AUB的在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1-2019.10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目的:  通过对岭南地区结肠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病理结果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得出该地区结肠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与病理情况的相关性结论,围绕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为岭南地区结肠癌的防治提供理论数据参考。  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外科住院行手术,符合纳入标准且能完整填写调查表的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病例资料完整收集
学位
目的:  通过观察雷火灸治疗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评价雷火灸的疗效性及安全性,为结肠癌术后快速康复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外科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原则,严格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纳入6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试验组于术后第1天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学位
目的: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起源于髓系的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国际上对于AML的治疗还是以化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但由于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的耐药性及化疗后的不耐受性,影响了化疗的效果,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是治愈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唯一手段,但由于其高额的费用,在治疗AML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
临床研究一  目的:  通过统计大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中医证型,探讨CRLM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CRLM患者的辨证分型、中医规范化治疗及学术交流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研究方法,搜集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住院治疗的CRLM患者的中医证型,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CRLM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  结果:  1.本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