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日益突显。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实施向东部地区倾斜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由于东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就高于中西部,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下,享有经济特区建设所有的投资、金融、制度创新等优惠政策,其经济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之后的近20、30年时间,并没有出现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产生应有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相反,东部与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被进一步累积放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整个经济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1996年中央政府开始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4年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2006年提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至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
发达国家和部分战后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也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个庞大的课题,涉及许多领域的相关探索,本文从政府的作用及政策影响,特别是从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以及产业结构的区域性布局政策等方面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并在理论分析和经验借鉴基础上,从以上诸方面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经验表明,政府及其政策的正确性是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所谓政府作用,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其政策的作用。中央政府及其政策的作用旨在把握和协调区域经济大体平衡发展,地方政府的作用在于知彼知己,通过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走一条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所谓政策作用,本文主要从财政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以及产业的区域布局政策角度,探讨它们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中央政府一方面能够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在投资、转移支付、税收等方面实行差别待遇等,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中央政府还可以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有所作为,即在保持基础货币政策及工具操作统一性前提下,在非基础性的金融政策、金融工具和金融操作手段方面可实行适度区域差异,以促进和刺激落后地区的较快发展;另外,中央政府还可以在产业结构的区域布局方面实施政策导向,立足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和地理特点以及经济的历史基础和产业结构的现状,构建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结构布局,避免区域产业结构同构,促进区域间产业结构的互补和协调发展;最后,缓解和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现状,必须改变以往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中的思维惯性,即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针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出能有效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对欠发达地区实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发达国家和部分战后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也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个庞大的课题,涉及许多领域的相关探索,本文从政府的作用及政策影响,特别是从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以及产业结构的区域性布局政策等方面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并在理论分析和经验借鉴基础上,从以上诸方面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经验表明,政府及其政策的正确性是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所谓政府作用,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其政策的作用。中央政府及其政策的作用旨在把握和协调区域经济大体平衡发展,地方政府的作用在于知彼知己,通过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走一条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所谓政策作用,本文主要从财政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以及产业的区域布局政策角度,探讨它们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中央政府一方面能够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在投资、转移支付、税收等方面实行差别待遇等,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中央政府还可以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有所作为,即在保持基础货币政策及工具操作统一性前提下,在非基础性的金融政策、金融工具和金融操作手段方面可实行适度区域差异,以促进和刺激落后地区的较快发展;另外,中央政府还可以在产业结构的区域布局方面实施政策导向,立足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和地理特点以及经济的历史基础和产业结构的现状,构建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结构布局,避免区域产业结构同构,促进区域间产业结构的互补和协调发展;最后,缓解和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现状,必须改变以往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中的思维惯性,即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针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出能有效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对欠发达地区实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