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后备资源稀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耕地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日益突出,粮食安全始终处于危机的阴影下。在此背景下,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大意义。自土地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国家和各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土地整治项目,这些项目成功与否,都需要进行绩效评价工作来检验。本文在借鉴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采用绩效评价的综合视角,避免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的现象,提出了“过程+结果”的绩效评价思路,并在结果评价中加入项目受益群体——农民视角,引入“农户满意度”维度,构建了 4个层次、24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最后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盐城市亭湖区兴隆、涵洞两个土地整治项目的实证分析,综合评价来看,兴隆、涵洞项目的评价等级分别为良、优。单从过程绩效来看,两个项目均为优,单从成果绩效来看,两个项目均为良。虽然过程和成果的模糊评价等级相同,但是综合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在过程和成果绩效的下一层级措施层中,涵洞项目在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均优于兴隆项目。研究得出,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对于政府投资、管理、建设土地整治项目有着重要意义,在对土地整治项目绩效内涵的界定为“行为+结果”的基础上构建的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规范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建设关口、项目实施后整体流转发展规模农业、落实后期维护制度措施等方面能够使土地整治项目取得较高绩效。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需要提高的地方,通过绩效评价,分析了影响土地整治项目绩效问题的原因,如规划设计不细致、缺少同农户的沟通交流、项目审批程序繁琐导致延期等。并提出了改进途径:加大规划设计调查力度、简化项目相关审批程序、明确项目后期管护措施、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