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保险产品的现状和发展完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6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人数规模日益巨大,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我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87.3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19.1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23.5%;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6.10亿人次,收入为7770.6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24.7%;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095.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旅游业总收入为1095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2.6%。在旅游市场壮大的同时,旅游各环节中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法律风险和违约责任等风险也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自驾车、自由行、自助游和商务会议等新兴旅游形式不断涌现。旅游保险产品定位,应以建立健全对突发性的、并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害的事故的善后处理有重要作用的保险制度为重点,以积极引导和提升旅游活动或产业参与者的保险意识、扩大自愿保险普及面为辅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维护权益的目的。应根据“旅游”范畴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和发展完善,解决旅游保险产品的概念、界定、分类、意义和特点、难点等基础性问题,尤其要把旅游保险产品的概念界定清楚,比如旅游保险产品是针对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发生的风险而设计的,还是针对与旅游相关的风险而设计的。这就意味着究竟受保主体是旅游者、旅游企业还是其他主体的问题需要重新判定。从旅游保险产品的终极目的来看,其核心问题是要解决游客的风险损失问题,这其中的风险损失不仅仅包括游客的人身保障,还包括游客的财物损失、游客行程延误等旅行相关的风险损失。其实,目前国家旅游局与保监会正积极推进的旅行社责任险表面上看是为了规避旅行社面临的风险,其实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给游客一个相对合理有效的保障。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旅游保险产品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保障服务是保险公司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本文将通过六个部分进行研究和阐述:第一部分绪论首先说明了选题意义,希望通过创新性研究,探索更多有针对性的旅游保险产品,梳理、完善我国的旅游保险产品体系,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保障需求。并通过国内外的比较分析,思考更全面、有效的旅游保险产品,以便使旅游保险更触手可及。还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保险的研究现状,然而在我国旅游保险产品设计和体系完善的研究上存在欠缺。本文将此作为重点,在比较中学习,在模仿中创新,研究我国旅游保险产品的发展和完善。之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旅游保险产品概述首先阐述了旅游风险的定义、划分和特点。根据旅游活动的特点和风险的特点,旅游风险可以有很多划分。如按旅游活动的各要素,分为旅游者的风险、旅游资源的风险、旅游业的风险;按旅游活动的六大内容,分为旅游饮食风险、旅游住宿风险、旅游交通风险、旅游游览风险、旅游购物风险、旅游娱乐风险。由旅游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风险也有其特殊性。即复杂性、主观性、重叠性等。然后讨论了旅游保险产品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功能。旅游保险产品,即旅游保险人为各旅游风险承担主体提供的,针对旅游活动过程中,以及一些与旅游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风险的保障产品。旅游保险产品存在保险期限短、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相结合的特点。还谈到旅游保险产品的分类,以及其保障旅游活动中相关利益主体权益、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有助旅游业与国际化接轨等功能。第三部分我国旅游保险产品的发展历程萌芽阶段,1978年至1995年,我国旅游业开始发展,入境旅游增加,风险事故也不断发生,入境旅游保险产品处于主导地位。起步阶段,1996年至2001年,境内旅游意外保险产品逐渐涌现,出台了多项政策。对旅游意外保险的赔偿范围、投保手续、管理手段等做出了相应规定,确立了法定旅游保险的基调。发展阶段,2001年至2002年,以旅行社责任险法定保险代替了旅游意外保险法定保险,规定旅行社应推荐旅游者购买相关的旅游者个人保险。完善阶段,2003年至今,随着财产保险公司的加入,各保险公司开始自行开发航意险、交通意外险、医疗险、境外救援、综合险等各种保险产品,外资保险公司也开始进军我国旅游保险市场。我国已构建起了较为全面的旅游保险产品体系。第四部分我国旅游保险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对旅游保险市场的影响首先讨论我国旅游保险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对细分市场的针对性;产品整合性不足;旅游保险产品在定价方面存在困难;旅游保险产品没有一个良好的形象。之后,分析旅游保险产品的问题对旅游保险市场中的需求方和销售链条造成了什么影响。其针对性和整合性不足给旅游者的购买带来困难,抑制了产品的销售量;而旅游保险产品形象的不明确又进一步抑制了旅游者的购买积极性。对于销售链,产品的针对性不足则限制了销售渠道的拓宽;产品在定价方面存在问题,抑制其利润薄弱,也对产品销售的积极性造成影响。第五部分旅游保险产品的国外经验借鉴在发达国家,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通过法律规定强制购买某些旅游保险产品,比如要求入境旅客持有含医疗保障功能的旅游保险,入境旅游者必须购买第三者责任险,旅行社购买的旅行社责任险必须达到保险保障限额等;其个人旅游保险产品非常的多样化;具有很强的产品创新能力。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则以台湾地区为例,是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旅游保险产品体系,实施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并建立了旅游行业救助基金,在紧急情况时启动。而在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要求所有在马来西亚注册的旅行社为所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提供“旅行保护计划”。第六部分发展和完善我国旅游保险产品的建议对我国旅游保险产品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首先根据细分市场,梳理、设计旅游保险产品体系,提高旅游保险产品对细分市场的针对性;然后转化附加险为专门化的旅游保险产品,开发保留一些单项产品;之后设计整合型旅游保险产品,实现对旅游活动全方位、全面性、多节点地保障;在借鉴和学习国外经验的过程中,实现我国旅游保险产品种类的创新;并开发大型活动旅游保险产品。为改善我国旅游保险产品的定价策略,保险公司可以辅以优惠价格策略,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和销售渠道的积极性。我国保险公司还应通过采取各种积极手段,为旅游保险产品塑造一个美好的、值得信赖的形象。旅游保险产品发展还需要一些配套政策和措施,如政府的政策法规支持,借鉴香港经验,建立旅游业赔偿基金和紧急援助基金,拓宽发展旅游保险产品销售渠道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选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保险业和旅游业都是我国的朝阳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而旅游保险业这样一个交叉的行业,其健康发展有利于两个行业,两个行业的发展也将影响旅游保险业。而产品作为一个行业的核心,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我国旅游保险产品入手,分析产品供给对需求和销售的影响,又从产品出发,借鉴各国经验,去解决问题,改善各方面的状况。第二,在研究内容上,注重我国旅游保险产品方面的研究,给出了很多具有可行性的具体建议。文章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我国旅游保险产品的发展和体系的完善,从而带动其他各方面共同、健康地发展。本人因为能力有限,文章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旅游保险产品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相关文献和资料难以搜集。可能由于缺乏实务工作的经历,致使在策略的实际操作性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欠缺和考虑不足。
其他文献
为了保证ERP项目顺利推进,我在《ERP——从内部集成起步》一书中对实施ERP的项目经理人选提出了以下要求:(1)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有管理工作经历;(2)渴求学习新知识,有改革创新精神,是
在职消费作为薪酬契约的一部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隐蔽性和难以量化等特性,在文献中很少重点研究。国外研究在职消费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代理观和效率观。国外有许多文献证
本研究采用李海垒等人修订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A)》和黄希庭等人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绵阳某国家示范高中546名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调
贵州科研工作者深入一线,扎根基层,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把成果转化在脱贫战场,把技术传承在小康路上,筑起科技人才扶贫新高地。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各种思想都会产生并且得到迅速传播的时代,一个国家对意识形态和思想的掌控是必要的,而在中国,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能够
目的:探讨内服新身痛逐瘀汤对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中药汤剂新身痛逐瘀汤治疗,对照组48例服用美洛
商品期货市场产生的初衷在于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而期货套利交易产生的目的在于规避期货单边交易的风险。目前,为了追求稳定的收益,国际上绝大多数大型基金均主要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打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要想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日渐扩大,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越来越多地关注除股东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同时,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也在扩大。非财务信息披露是对现有财务报告披
本论文主要从国际小额信贷经典机构的历史发展和理论研究两个层面入手,剖析总结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构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并指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创新是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