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它是孙中山政治思想的主体和精华,是他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本文主要论述了1924年国民党“一大”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20余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在对待三民主义问题上,政策的不断演变和理论发展。全文概括如下:第一章:1920年共产国际“二大”后,随着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逐渐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实施,使得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对三民主义排斥的态度,帮助国民党改组,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且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各派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斗争也更加激烈,反共的戴季陶主义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时间对戴季陶主义进行了批判,国共展开了一场关于三民主义的论争。在这场论战过程中,共产党对三民主义有了摆脱的趋势,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言说三民主义。第二章:国民革命失败后,三民主义成为了国民党内部各派别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他们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不同程度的利用了三民主义的不确定性等不足,任意篡改三民主义理论为己所用,从而使得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各种版本的“三民主义”。从共产党方面来讲,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对“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破坏,开始丢开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采取了否定批判的态度。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愈发严重,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直在积极寻找能够联合各种政治力量的政治资源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七大”的指导下,再次高高举起了三民主义大旗。第三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三民主义再次被提上历史的舞台,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内部民主人士和爱国将领的共同努力下,1937年,经历了十年对峙时期的国共两党以三民主义为桥梁再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由于统一战线外汪精卫的伪三民主义,统一战线内部蒋介石集团“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的确定及其法西斯化的三民主义、叶青的三民主义等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攻击,国共在抗战时期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三民主义论战,这场论战使共产党人对三民主义有了更深一步的研究,革命理论日趋成熟,最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抗战时期,为了在战争胜利之后建立一个新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构想,但最终没有被国民党方面所接受。第四章:抗战胜利之初,建立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构想,通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得到了各党派的认可和共识,但是好景不长,由于1946年6月全面内战的爆发,这两次建国的初步尝试最终破产。在合作建立三民主义国家实现无望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于是改变了建国方略,由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取代了三民主义共和国。而且,由于国共力量的对比,二战后国际时局的变化等原因,抗战胜利之后,共产党开始很少言及三大政策。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和提出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开始在实际行动中全面实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