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燃煤热风炉作为茶叶自动链板烘干机供热设备应用较为普遍。但由于其热能利用率较低,仅为30%—40%,且热风温度不稳定,不利于茶厂能源的有效利用及茶叶品质的提高。通过借鉴工业自动控制技术,采用智能恒温控制系统对热风炉进行节能、恒温改造,以解决困扰茶厂生产中的难题。茶叶烘干机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热采用变频风机代替传统风机,通过PLC智能控制排烟风机的频率,改变排烟风机的转速,从而使排烟风机的转速与燃煤状态、热风温度达到最佳匹配。在满足相同热负载的情况下,变频风机所付出的功就可以减少,燃煤量得到有效的降低,茶叶恒温烘干得到有效的保证。所以茶叶热风炉恒温控制系统具有省电、节煤、稳定茶叶烘干品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现场试验、模拟试验、生化实验等方法对茶叶烘干机恒温控制系统的性能特点、智能恒温控制系统应用前后茶叶的烘干品质、不同温度及温度波动对茶叶的品质影响、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茶叶烘干机智能恒温控制系统能有效的控制热风温度:该系统应用后热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相比差异不显著,上下温差不超过5℃,其变异系数远小于人工控制B处理。表明茶叶烘干机智能恒温控制系与人工控制相比热风温度准确性及稳定性上有显著提高。(2)茶叶烘干机智能恒温控制系统能有效的改善茶厂环境:引烟机变频调节后,噪声及风速得到显著变化,当平均电频率为25Hz时,引烟机噪音由66.28dB将为55.26dB;风速由均速15.51m/s降为5.03m/s,排烟量从平均排烟量由1786.97m3/h降至580.11m3/h,降低幅度达60%。(3)茶叶烘干机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的应用表明:在茶叶初制烘干中:智能恒温控制系统与人工控制相比同批次毛茶含水率变异系数较小,毛茶含水率较为均一;各处理间毛茶生化成分差异不大,总体上智能恒温控制系统在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黄酮、可溶性糖含量上比人工控制略有提高,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其毛茶感官审评略高于人工控制,茶叶品质较为稳定。在茶叶精制烘干中:智能恒温控制与人工控制相比,同批次茶叶氨基酸、咖啡碱、黄酮、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其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人工处理,茶叶内含成分较为稳定。其中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上智能恒温控制与人工控制相比差异明显,达到了5%显著性水平。咖啡碱、黄酮、水浸出物含量差异较小,互有增减。通过精制茶审评分析可知,智能恒温控制精制茶品质优于人工控制,茶叶品质的稳定性与均一度得到有效提高。(4)不同温度及温度波动在茶叶烘干中的研究表明:在茶叶初制烘干中:温度波动对毛茶水分影响较大,由于初烘主要目的是散失水分,烘干时间较短而快速。温度波动较大时,水分含量较高没有达到烘干要求。初烘对茶叶内含成分影响较小,不同处理间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含量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黄酮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不同温度间差异达到5%显著性水平。从茶叶审评分析可知,恒温处理茶叶感官品质优于变温处理茶叶感官品质。在茶叶精制烘干中:随温度的升高、温度波动范围的扩大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茶多酚含量随温度波动范围的扩大、其组间差异达到5%显著性水平;水浸出物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不同温度及温度波动处理茶叶感官审评差异较大,其中C2D1处理茶叶感官审评得分最高,表明在120℃下恒温烘干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5)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永生岩茶厂为例一年茶厂节煤成本约162961.54元,节煤效果显著;智能恒温控制系统使风机工作频率由对照的50Hz将为平均频率不及25Hz,风机耗电量显著降低,一年省电约5695.97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通过变频恒温控制使茶叶品质有一定的提高,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估算为15-30万,效益明显。永生岩茶厂改造5台茶叶烘干机燃煤热风炉共需6.25万元,5台智能恒温控制系统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节煤、省电、茶叶品质的的提高,共计318657.51-468657.51万元,收益是投资的5.1-7.5倍。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烘干机智能恒温控制系统已取的了良好的试验效果达到稳定茶叶烘干温度、节能降耗、提高茶叶品质的目的,对茶厂经济效益的增加有显著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