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厥阴病之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mikezha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共分四个部份,第一部份:厥阴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二部份:厥阴病理论渊源之研究。第三部份:厥阴病脉证并治之研究。第四部份:结论。现将主要内容简述于后。 本文第一部份以文献综述形式介绍厥阴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其中将“民国时期对厥阴病的研究”作专题介绍,而又以陆渊雷氏为重点,这是因为陆氏为全面否定厥阴病的第一人。陆氏既是学者,又是临床家,他的观点颇为后人重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掀起的厥阴病争议高潮,与他的立论不无关系。 陆氏有三个突出的观点,一是厥阴病无可研索。他说:“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篇中明称厥阴病者仅四条除首条提纲有证候外,余三条文略而理不清,无可研索”。二是厥阴病篇为杂凑。他说:“既以全身虚寒证为少阴,胃肠虚寒证为太阴,更无他种虚寒证堪当厥阴者。乃不得不出于凑合,此拘牵六经名数,削趾适履之过也”。三是厥阴病无当今之对应病证。他既不赞成“铁樵先生以为肠胃病之兼风化者”为厥阴病,也不认同章太炎所提出的回归热是厥阴病。他再次强调:“少阴太阴之外,更无厥阴也”。 第一部份 第二个标题是“厥阴病争议和研究的焦点”这一部份梳理了争议的主要问题。由于近代的争议是建立在古医家见解之上的,不能截然拆分,故综合在一起讨论。其主要争议包括对提纲、主证、主方、寒热属性、厥阴病来路、厥阴病是否为热病最后阶段等。在这些争议的基础上,又有学者从版本学的角度重提厥阴病篇只有四条,首倡将厥阴病篇拆分为厥阴病和厥利呕哕两篇。为此,笔者论证了四条的提出是有益的,四条的拆分是不妥的。 究其厥阴病纷争之因,是因为迄今为止没有找到贯穿全篇的主线索。使人觉得前四条与后文不相属。这才是厥阴病多歧见的症结所在,也是自陆渊雷以来提倡厥阴病只有四条者的困惑所在。这个发现,为笔者确定了研究方向。 第二部分 厥阴病理论渊源之研究。 这一部分未见前人专题讨论。笔者带着厥阴病理论渊源于何处的问题,通读《黄帝内经》,发现厥阴病的理论不仅渊源于《素问·热论》,而且更多的来自《素问·至真要大论》。 厥阴病显示了《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学术思想。 《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讨论厥阴司天,厥阴在泉,厥阴之胜和厥阴之复时,提出了厥阴为病的种种表现。这些表现是:上挟胃气而逆,致胃之上脘疼痛,饮食不下,食则呕;下闭脾阳而腹胀冷泄、小便不通。严重者因胃气竭而死。其病机是木胜尅土。厥阴之胜除了与上证大体相同外,还补充了,“胠胁气并,化而为热”的厥阴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贫困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引起当前城市贫困群体致贫的主要原因不是个人因素,而是由社会因素使其遭受
降低审计质量行为广泛存在于审计人员的执业过程中,是威胁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以国家审计人员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心理契约违背与降低审计质量行为的关系以及情感承诺对两者关
互联网上的信息除了文本之外,还有大量的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及动画等,对这些媒体类型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检索已经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因此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应运而
随着船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能效指数概念的推行,迫切需要研发一种计算软件来快速评估船舶能效。文中采用修正的艾亚法进行船舶有效功率估算、基于图谱法进行螺旋桨的设计及推
二级管理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实施绩效管理,对于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
通过分析树结构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算法,采用双亲表示法实现教学评价指标树结构数据在关系数据库的存储,并基于Easy UI组件中的Tree Grid控件,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树状展示。Tree Grid控件分级视图显示教学评价指标数据,具有层次分明,表意清晰的特点,为其他UI设计者提供参考。
本论文共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了哥王化学成分研究;第二部分为天麻炮制研究。 第一部分:了哥王化学成分研究 了哥王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南岭荛花Wikstroemia indica(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