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从效用出发,以经济学效用理论和运筹学最优化理论为基础,着眼于电子与纸质两大主要载体类型文献经费的优化分配问题。在文献调研、网络调研、专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效用的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分配方法。通过高校图书馆馆藏现状调研发现,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已形成以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为主要文献载体类型的馆藏结构,且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经费几乎构成全部文献经费。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南京部分211高校图书馆为对象进行专家问卷调研,发现几乎所有高校图书馆的文献经费工作欠缺规范化与科学性。同时,还通过专家调研调查了影响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经费分配的主要因素即读者需求、重点学科发展需求、馆藏结构、文献使用率、馆藏发展总目标、科研项目需求以及读者层次。为了分析影响读者对不同类型文献偏好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南京部分211高校图书馆读者为对象,通过读者问卷调研分析了影响读者对不同载体文献偏好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文献存在、获取便利、信息新颖、使用简便、携带方便、信息延伸以及阅读习惯。同时还发现,电子期刊、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纸质期刊给读者带来的效用依次降低。大多数教师、硕博研究生以及职工更青睐于学校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而本科生则是纸质图书的拥护者。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文献资源时需同时考虑馆方完成文献建设任务的需要和读者偏好需求,因此本文根据馆方需求和读者偏好需求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文献配置效用指标体系。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文献建设总任务并结合影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影响高校图书馆配置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经费的主要因素有特色馆藏需求、重点学科需求、基础教学需求、科研项目需求以及资源使用效率。利用效用指标体系评价电子资源(主要是电子期刊与电子图书)与纸质资源(主要是纸质期刊和纸质图书)的效用排序,得到二者权重即效用指数。为了衡量文献资源效用与数量的关系进而得到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最优经费配置,本文引入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并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构建基于效用的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经费优化分配模型。然后以南京某高校图书馆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文献经费优化分配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馆员专家调查和读者专家调查量化效用指标,并采用该馆2005至2007年的数据计算模型参数,将计算出2008年效用最大化的经费分配结果与该馆2008年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实际经费分配结果对比,发现实际结果与模型实证结果相差较大。利用该馆2008年实际的经费分配方式计算得出的效用比最大效用小很多。通过专家访谈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该馆由于评估需要,在纸质外文期刊上分配了文献总经费的31%左右。然而在该馆进行的专家调查结果显示,纸质期刊的效用指数在四种文献类型中是较低的,电子资源的效用指数是最高的,但是该馆在电子资源上分配的经费远远少于在纸质资源上的经费。这是导致该馆2008年的经费分配方式与模型实证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最后,作者从图书馆层面、读者层面以及资源层面三个角度对文献经费优化分配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就研究中发现的目前高校文献经费分配工作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改善建议和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