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要加强创新型企业的培养,鼓励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建立自身的研发机构,吸引技术人才加强技术创新1。公司 R&D投资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作为企业创新的根源,研发投资本身投资成本大、投资周期长且风险高,持续进行研发投资有助于企业长远竞争实力的提升,但也会提高公司的成本。一个企业的研发投资决策由管理层决定,CEO是管理层的最核心人员,其可能为实现短期业绩目标而减少研发投资,损害股东利益。因此,已有学者依据委托代理理论指出公司需要制定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解决两权分离导致的代理成本问题。由于CEO在企业研发投资决策的制定中具有绝对领导地位,一旦企业发生 CEO的更替,企业的研发投资战略的持续性将受到重大影响。基于此背景,本文认为有必要研究CEO激励对R&D投资的影响,以及在发生CEO变更的当年,CEO变更对激励与R&D投资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搭建本文的研究框架并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指出本文的研究贡献与不足。接着本文对CEO激励、CEO变更以及 R&D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文献梳理和评述,为本文的研究方向提供依据。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文中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结合企业创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管家理论以及前景理论对CEO变更、激励与R&D投资三者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分别阐述CEO变更、激励与R&D投资的相关关系以及CEO变更的调节效应。 在本文的实证研究过程中,本文通过对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探索CEO变更、激励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考虑到企业是否发生CEO变更是其自我选择的结果,因此普通OLS回归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解决内生性,使得结论更加可靠。接着本文针对上述实证结果展开进一步研究,具体分为两个部分:企业可通过多种激励结合的方式应对CEO变更产生的负调节作用,本文新增变量薪酬结构,用CEO股权价值占 CEO总薪酬的比重衡量,并构建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使用R&D投资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为:1、对上市公司CEO实施激励措施有助于提升R&D投资;2、上市公司发生CEO变更,当年的R&D投资会明显下降;3、CEO变更对CEO激励和R&D投资的关系具有负调节作用,并且针对不同的激励方式,调节程度也不同;4、为削减CEO变更的负调节作用,提高CEO股权价值在薪酬结构中的比重是一个较好途径,但让新任CEO同时兼任董事长不能显著提升组合激励的效果。本文认为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只有不断优化激励结构才能改变管理层的决策动机,充分调动管理层的研发积极性。另外上市公司还可以提升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让其从公司长远利益和战略导向角度合理有效地对CEO实施监督,防止CEO因业绩压力和离职威胁产生短视行为。当然政府也应出台更多有关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优惠实施细则,积极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国内学者单独针对CEO变更的研究较少,关于CEO变更对激励与R&D投资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更为欠缺。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证明CEO变更对公司R&D投资存在负效应,验证CEO变更的负调节作用,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为公司治理制度的改进提供有益参考。第二,上市公司是否发生CEO变更是自我选择的结果,由此会导致OLS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在运用OLS模型拟合 CEO变更和 R&D投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削减内生性问题,验证OLS回归分析的结论。第三,本文运用最新数据对CEO变更、激励与R&D投资的情况进行现状透视,并对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评述,阐明相关领域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