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肿瘤中位居前列。根据2019年中国发表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统计数据,2015年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国所有新发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名第2和第3。由于中国目前的早期胃癌筛查系统尚不完善,相当一部分患者正式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阶段。对于已经失去手术根治机会或者出现了复发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其单纯化疗的中位PFS约为4-6个月,中位OS往往不足12个月。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异常的DNA甲基化与胃癌密切相关,它通过改变启动子区CpG岛DNA甲基化状态来沉默抑癌基因或促进癌基因表达,是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增殖、侵袭转移等恶性改变的重要调控机制之一,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SYNE1编码的核膜血影重复蛋白可通过其C端的KASH结构域,与含SUN结构域的蛋白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连接核层和细胞骨架丝的核膜蛋白复合物,从而影响着细胞核的稳定性、大小、形态及位置,进而影响细胞的迁移、分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MAGI2编码的MAGI2蛋白,是一种含多个不同结构域、可募集和锚定细胞信号蛋白的支架蛋白,在维持细胞粘附与紧密连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在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肺癌及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均起到了一定作用。目的:通过检测SYNE1及MAGI2的甲基化状态,分析二者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差异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胃癌患者中SYNE1、MAGI2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化疗疗效、生存期等之间的关系,为寻找疗效预测因子及判断预后提供帮助。材料与方法:收集2010.01.01至2017.08.31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晚期胃癌的石蜡标本及临床资料,同时,选取20例邻近癌组织的正常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MSP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SYNE1及MAGI2的甲基化状态,并以阳性条带的存在与否为实验结果。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SYNE1及MAGI2的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χ~2检验;生存曲线Kaplan-Meier法制作,并且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时间的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MAGI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阳性率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更高(33.3%vs 10.0%,P=0.041)。胃癌组织内SYNE1的甲基化阳性率稍高于癌旁组织(26.6%vs 22.1%),但此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628)。2.在年龄>60岁者中SYNE1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较年龄≤60岁者更高(37.8%vs 11.1%,P=0.017)。肿瘤原发部位病灶最大径≤5cm者中SYNE1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较原发肿瘤病灶最大径>5cm者更高(40.0%vs 16.1%,P=0.038)。SYNE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性别、淋巴结转移数、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关。暂未发现与MAGI2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3.在29例复发患者中,SYNE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和化疗疗效相关,SYNE1启动子区甲基化阴性者较阳性者化疗有效率更高(47.6%vs 0%,P=0.027)。4.在SYNE1阴性的患者中,复发患者的化疗有效率较姑息患者高(47.6%vs7.7%,P=0.020)。在SYNE1阳性的患者中,非单纯腺癌的患者化疗有效率较单纯腺癌患者高(50%vs 0%,P=0.044)。在MAGI2阴性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数较少者化疗有效率比淋巴结转移数多者高(45.8%vs 5.3%,P=0.030)。5.MAGI2启动子区甲基化阴性者较阳性者PFS更长(5.1月vs4.1月,P=0.012)。经多因素校正后发现,MAGI2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可能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7,HR=2.245,95%CI:1.154-4.369)。结论:1.相较于癌旁组织,MAGI2在胃癌中呈更高的甲基化状态,提示MAGI2的高甲基化改变可能为胃癌发生机制之一。2.SYNE1和MAGI2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晚期胃癌的化疗疗效。3.MAGI2阴性者预后相对于阳性者可能更好,可能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