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50%以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过去的五十年中,SCD的发生有上升趋势。造成SCD的原因大部分是在各类心血管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一时性功能障碍和电生理改变,并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简称室速)、心室纤维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简称室颤)等。由于SCD具有突发性及抢救难度大的特点,常常造成患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中青年患者)的突然死亡,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与SCD的防治密切相关的对室颤的电活动规律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成为心脏电生理学的前沿课题及热点,也是心脏电生理领域亟待攻克的堡垒。 本课题是基于目前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室颤机制及活动规律认识不清以及电除颤方法陈旧、单一的现状提出的。通过这个研究,希望能对室颤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内容由“室颤的心外膜标测”以及“电除颤方法研究”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描述了自行设计的64/176道心外膜标测系统,该系统在复杂性心律失常定位诊断以及机理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用该系统对在体心脏室颤时的电活动情况进行了标测。通过对标测结果的分析,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些室颤时心脏电活动的特点;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前人的一些假说。 第二部分则是对电除颤方法的研究,可分为体外自动除颤器和低能量除颤两个方面。 鉴于体外自动除颤器(AED)在心肺复苏抢救链中的重要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安置AED,培训非专业的使用人员,以提高SCD抢救的成功率,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是一个空白,这方面的工作有着较高的实际意义。 在保证除颤成功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除颤能量,是电除颤方法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它的意义在于在进行电击除颤的过程中尽量减小对人体的损伤;对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而言,还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轻植入者的心理负担。本文主要研究了放电波形对除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动物实验的验证,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