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效能感作为教师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但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还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努力程度。因此,深入开展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概述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以及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三部分运用《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对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原因探讨。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单县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总体上居于较高的水平,五个维度的效能感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交流合作、调动参与、活动设计、活动管理及促进发展;2、不同教龄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显著,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随着教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3、不同职称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显著,有职称的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体教学效能感及交流合作、促进发展、活动设计、活动管理四个维度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无职称的农村幼儿教师。3、不同学历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没有显著差异;4、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显著,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的整体教学效能感及交流合作、促进发展、活动设计、调动参与四个维度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民办园的农村幼儿教师;5、不同年龄班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显著,小班幼儿教师的整体教学效能感、调动参与、活动管理及促进发展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大班幼儿教师;第四部分在对山东单县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六点建议和策略,期望能够对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所帮助。1、提高农村民办园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2、构建积极归因模式。3、完善新入职幼儿教师培训体制。4、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骨干示范作用。5、改革农村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6、营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