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几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翻译研究的重点转为“交际”(Communication)。因此,交际的各方和交际的媒质自然是研究的两个关键。处于“交际”阶段的翻译研究可从两方面入手:译者的内心认知活动,以及译者应掌握的知识信息。第二个方面又可分为以翻译过程为导向和以语言学、文化因素为导向的研究流派。语言学发展至今已较为成熟,仍然留待解决的是跨文化交际中翻译的过程和译者的内心认知活动。 本文先从文化与翻译过程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几个已有的翻译模型,并以Christiane Nord的四个假设为指引,在奈达的信息交流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受文化束缚的翻译过程模型。之后通过借用心理学的“框架”概念,分析了思维活动的过程和层次并找出了“框架”与文化因素的关系,完善了该模型。 该模型表明:翻译过程若从信息交流的角度诠释,分为解码(decoding)和编码(encoding)。然而翻译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并不是解码、编码的单纯相加。信息发出者的意图(intention),最终信息接收者的期望(expectation)以及译者对这两者的解读和预测都应加以考虑。译者脑中有一个“转换机制”(transfer mechanism)控制着译者下意识地完成解读、比较的过程,使得译文既能符合原文意图,又能符合最终接收者的期望。这个所谓的“转换机制”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框架”——决定事件发展的组织性原则。“框架”是内在的,稳定的,其形成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并表现为几个层次。正是处于不同层次的“框架”共同作用,使得译者产生自己对原文意图和最终接收者期望的理解,完成信息的转换。 通过承认“框架”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建立以框架理论为基础的翻译过程模型,我们可以将下意识行为上升到有意识的层面上去,从而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做出决定并会有助于译员的培训和翻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