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法》视域下我国银行业开放问题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k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商投资法改革是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制度改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之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新的外商投资法律格局,而随着这一制度框架的确立,此前许多涉及外资领域的制度与监管体系也面临全面调整的现实需求。自2013年我国设立上海自贸区作为金融开放试验田后,银行业对外开放以及配套制度的完善,也开始成为一项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立足于这两项制度改革趋势的现实碰撞,以外商投资法所建立的全新的制度格局为视角,对我国银行业开放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首先,第一章主要讨论当前我国逐步建立起来的外商投资制度新格局,并通过对《外商投资法》提出的革新要求的提炼,结合我国目前银行业开放的制度与现实基础,厘清外商投资法改革与银行业开放制度改革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外商投资法》的颁布是我国外商投资法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前我国长期沿用的“外资三法”因自身体系的混乱,给我国的银行业对外开放制度建设埋下诸多弊漏——我国延用已久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还存在着效力层级低、规范分散、准入原则不明、制度配套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正因如此,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并不理想:一是内、外资结构占比不均衡;二是外资银行地域分布不均衡;三是银行业外资来源单一;四是中、外资银行间的盈利水平差距大;五是外资银行在传统银行业务上不具竞争力。新法的颁布和实施,在立法名称、立法目标、管理模式、竞争安排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外商投资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了更符合时代需要的改革调整,是外商投资领域立法完善的一次重大进步。然而,由于《外商投资法》仅为一部基础性立法的定位,使之对许多具体内容的规范都趋于宏观和原则性,在其实施后,仍有许多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与旧法体系间的过渡与衔接问题、具体规则条款的明确和细化问题、配套制度的完善问题等。结合这一立法调整的背景,我国银行业开放制度建设也在此过程中迎来了绝佳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从国际经验借鉴的角度来看,银行业的开放能够为一国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并刺激市场竞争,但健全的准入和监管制度必不可少。与此同时,从那些银行业开放失败给国内金融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案例里也可看到,建立行之有效的竞争制度安排以及系统化的国家金融安全审查制度的重要性。改革后的外商投资法,恰恰在这些方面对银行业开放制度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是通过“准入前国民待遇”制度为我国银行业的准入制度指出了完善的方向;其二是通过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对我国银行业开放中的外资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其三是以竞争中性原则的普遍适用为基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制度安排提出了完善要求;其四是在更高立法层级上提出构建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安排,推动了我国金融安全审查制度建设的进程。有鉴于此,接下来的四章围绕着外商投资法对银行业开放提出的这四点要求,深入研究和探讨了相关制度完善和落实的进路。国民待遇和银行业准入制度是第二章的研究重点。外商投资法在银行业的适用,首要问题在于准入,而准入制度的适用最重要在于国民待遇的落实。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主要包括机构人员准入和业务准入两个层面的内容。针对这两项内容设置或高或低的准入“门槛”是各国通行的做法,而国民待遇则是决定“门槛”高低的重要标准。基于国民待遇在准入过程中适用的阶段不同,可将其分为“准入前国民待遇”和“准入后国民待遇”。长期以来,我国在WTO体系下,无论是在国际承诺还是国内立法层面,都对银行业适用“准入后国民待遇”。通过分析其制度实质可见这是一种“不完全”的国民待遇,而正是由于我国“双轨”管理模式下的规范体系缺陷、具体制度内容的不完善、银行监管机构监管水平的低下以及在经济水平落后时期的认知局限性等问题导致了我国银行业国民待遇的“不完全”。《外商投资法》从顶层设计提出了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制度的要求,但考虑到此项原则在我国适用时间尚短,且以往的经验摸索多是通过自贸区实践完成的,有较大的区域局限性,因而在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在银行业全面适用的问题时,需要通过对国际银行业先进、完善的准入国民待遇制度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出其制度设计在准入限制类别、限制方式、配套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这些积极经验在我国的制度化路径主要表现为:一是优化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简化准入程序,实现由股东资格限制向业务行为限制、由“刚性”准入限制向“柔性”准入限制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坚持“法人导向”的机构分类准入。二是合理规范审慎监管,在符合WTO开放承诺义务的前提下,完善审查监管内容,使其成为“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有效补充。三是建立必要的准入风险防范机制,如采用“门槛限制”、保留地方政府裁量空间、设置准入国民待遇例外规定(负面清单)等方式,防止银行业“一放就乱”的情形发生。第三章主要研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挑战。作为国民待遇的必要限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仅在准入制度上,更是在管理理念上对我国银行监管部门转变职能产生重要影响。就“负面清单”的形式特征来看,一般可分为三类:国内法意义上的统一清单、国际协议意义上的不符措施(负面清单)、散见于各类规范中的“准”负面清单,在不同的清单类型下,外资管理的具体治理逻辑也各不相同。通过梳理我国外资银行“负面清单”在不同治理逻辑影响下的探索历程后可见,其在任一类型下都仍存在较多不足。结合《外商投资法》所引领的深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的大背景,这些不足所引发的银行业开放风险尤为凸显:首先,“负面清单”管理体制所蕴含的“放权”理念,对银行业“负面清单”本身的制定水平提出了挑战;其次,这种“放权”理念伴随着银行监管制度由审批制向核准备案制转变的过程,对监管部门在放权后如何有效防止市场风险、维护竞争秩序和市场稳健提出了挑战;最后,“负面清单”作为私法自治的集中体现,使得外资银行在准入开放后获得了更多自治空间,而这就对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如何明晰行政管制与自治权之间的边界提出了挑战。应对挑战,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在充分考虑“棘轮效应”、对等原则以及制度透明度挑战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三种不同类型下的外资银行“负面清单”,为今后的清单管理奠定更为系统全面的基础。二是完善外资银行审批管理体制,推进其由审批向备案制过渡的具体落实,同时,不断加强问题银行业预警机制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配套建设,使高风险问题银行得以有序退出。三是正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我国外资银行私法自治带来的积极和负面影响,逐步将主体管制转变为行为管制、事前介入转变为事后监管,并不断健全外资银行的投诉与救济机制。第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着竞争中性原则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制度安排的影响展开。竞争中性原则在从澳大利亚国内竞争制度到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竞争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已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普及,这其中蕴含的制度变革对我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之一在于如何处理好竞争中性原则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挑战之二在于如何处理好竞争中性原则与我国产业政策驱动型投资竞争安排间的关系;挑战之三在于如何将竞争中性从一个原则性的提法具体细化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并予以落实;挑战之四在于如何应对竞争中性原则给我国银行“走出去”以及外资银行“走进来”带来的直接影响;挑战之五在于如何加快国内竞争制度安排与主流国际竞争中性规则之间的接轨。通过对国际银行业竞争安排的制度比较和借鉴,以及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制度安排的详细梳理,本章着重探讨了竞争中性原则在我国银行业开放中的适用顾虑以及相应的制度化路径。首先,考虑到竞争中性原则对我国银行业开放带来的诸多积极影响,如实现竞争主体多元化、促进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增强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以及“走出去”银行的竞争力等,确定了竞争中性原则在我国银行业适用的必要性。其次,考虑到竞争中性可能给我国银行业开放带来的消极影响,我国有学者据此提出了“伪竞争中性”的概念,通过对美式竞争中性原则以及“伪竞争中性”进行批判性分析,可以探寻优化我国银行业竞争安排的制度进路,具体包括了在银行业立法中确立竞争中性的概念和作用;优化银行市场开放后的竞争环境;健全竞争投诉处理机制等。关于银行业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审查制度完善的问题主要在第五章中集中进行了论述。我国对国家安全概念的理解是随着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调整的,金融安全作为近年来直接影响国家稳定与国际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构建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体系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国际银行业开放的经验教训中可以看到,在缺少金融安全制度的情况下贸然开放银行市场,即使拥有健全的准入和银行监管制度也未必能够保障市场运行的稳健。我国现行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并不足以覆盖金融安全的需要,因而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国家金融安全审查制度。美国以及澳大利亚作为安全审查制度完善的代表性国家,其制度设置给我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在对国际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我国的国家金融安全审查制度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在立法中明确国家金融安全审查的地位;二是细化金融安全审查的对象;三是完善金融安全审查标准;四是明确审查机构,并进一步完善权限配置;最后是建立健全金融安全审查监督机制。在综合上述四个部分具体展开论述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外商投资法改革体现在银行业开放进程中的最终落实效果,主要取决于相关制度在以上四个法律制度维度的回应。只有做好外资银行准入制度、外资银行监管制度、银行业竞争制度以及国家金融安全审查制度的完善与重构,才能在当前背景下建立起一整套安全、高效的银行业投资开放制度体系。
其他文献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包括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数学文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数学文化应融入课程内容.那么在高中数学中,可以挖掘出哪些数学文化元素?数学文化元素融入数学教学该如何进行?为解决上述
学位
会计-税收差异研究的爆发式增长要追溯到21世纪初期的安然事件和世通财务造假案。当时美国监管层对公司是否需要披露更多的会计-税收差异相关信息提出质疑,甚至有提议取消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别。因此,对会计-税收差异的成因、结构及其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相应的理论证据能够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虽然企业所得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收益核算的支持(Chatfield,1977),但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
学位
2007年金融海啸冲击香港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稳健性,亦是金融机构生死存亡的关键。2014年3月,证监会颁布《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持牌人或注册人操守准则》,加强公司治理执法,这十年金融风暴高低起落令香港多间金融机构面临管治危机,金融机构才开始意识到在金融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证监会为了避免日后金融危机再次令金融机构面临管治危机,其后证监会每年检讨和修订《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持牌
学位
中国日渐严重的储能和环境污染问题增强了国家推进低碳经济的决心。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承载着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任。随着国家各类减碳政策的密集发布,地方政府将迎来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制定工作;然而,财政补贴将在2023年完全退出,前期依靠补贴获取市场的路径已不可复制,地方政府需要探索新的推广方案。为避免“衔接断档”、“硬推广”、“盲目投资”等乱象,本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
学位
“价格之谜”指的是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没有像传统宏观经济学所预期的那样,造成通货膨胀水平上升。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前提下,西方主要经济体经历了一段产出波动小、通胀整体温和的“大稳健”时代(The Great Moderation Era)。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多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胀形势也没有引发担忧,全球进入了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与高债务的“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既要重视发展速度,更要重视发展效率和发展质量。一方面要着力形成优势和产业互补的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也要求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经济体系。要实现高质量的新发展,核心是要激发经济的活力、提升社会创新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归根到底是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此大背景下,研究环境质量与区域经
学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互联网金融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根据业务类型不同,我国互联网金融可以分为:互联网信贷、互联网理财、第三方支付和众筹四种模式。其中,互联网信贷是将传统的金融活动和民间借贷转移到互联网上的一种模式,与传统信贷不同,其对象通常是小微企业或个人,参与门槛较低,单笔贷款额度小,信贷审查更灵活。互联网信贷在普惠金融政策指引下得以飞速发展,互联网信贷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学位
连续创业能够极大地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并对社会福利有益,是国家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若没有高质量制度的支持,连续创业可能会变得无效,甚至具有破坏性。政策制度的稳定性、可预测性和有效性可以减少经济交易的成本,使得经济体内部的交易结构从基于关系的个人化规则向基于非关系型的交易机制转化。连续创业者的行为和连续创业活动的发展都受到国家正式制度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的影响,例如,法律能够对潜在连续创业者
学位
历次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股东与董事、高级经理人等主体的利益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加剧了银行风险与危机的生成和演变。股东借助有限责任庇护,不当行使权利引发了巨大的负外部性,已成为问题银行的重要诱因之一。对股东权利的有效规制不足,已成为制约各国银行公司治理和监管的“阿喀琉斯之踵”。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如何完善SIFIs等金融机构的处置机制,促使股东规范地行使权利,已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国
学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国民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也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物流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全国各地区正积极布局物流产业板块,引导物流企业加速发展,并出现了产业集聚的现象。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物流产业,其集聚效应的产生,对地区经济发展能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及影响已成为值得探索的关键问题。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空间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