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赛多对猪产气荚膜梭菌的PK-PD同步模型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u1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产气荚膜梭菌病是由致病性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在规模化猪场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由于常用治疗药物的细菌耐药性逐渐加重,产气荚膜梭菌病的临床治疗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喹赛多是新型喹噁啉类药物,对厌氧菌产气荚膜梭菌敏感性较高,且灌服给药后在猪消化道内的药物浓度远远高于血药浓度,因此开发喹赛多用于治疗猪产气荚膜梭菌病具有巨大的潜力。本课题在体外和半体内条件下研究了喹赛多对猪场分离致病性产气荚膜梭菌的抗菌作用,利用超滤探针取样技术测定喹赛多在猪消化道内的游离药物浓度。通过建立喹赛多对产气荚膜梭菌的半体内PK-PD模型制定出喹赛多治疗猪产气荚膜梭菌病的群体给药方案,并利用基于细菌生长动力学机制的PK-PD模型对给药方案进行结果预测,为指导喹赛多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喹赛多对产气荚膜梭菌CPFK122995的药效学研究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喹赛多在肉汤培养基和仔猪回肠液中对产气荚膜梭菌CPFK122995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通过将浓缩至1010 CFU/mL的产气荚膜梭菌菌液涂布至含药琼脂平板的方法测定防突变浓度(MPC),通过生长曲线重建的方法测定抗菌后效应(PAE),分别在含有不同浓度喹赛多的培养基和仔猪回肠液中进行体外和半体内杀菌曲线试验。  体外和半体内条件下喹赛多对产气荚膜梭菌CPFK122995的MIC均为2μg/mL, MBC均为4μg/mL。喹赛多对产气荚膜梭菌的MPC为12μg/mL,耐药突变选择窗(MSW)范围为2~12μg/mL。喹赛多与产气荚膜梭菌暴露1h产生的PAE为0.85~1.02 h,暴露2h产生的PAE为1.26~2.35 h。体外杀菌曲线试验结果显示喹赛多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抗菌作用为浓度依赖型,半体内杀菌曲线试验结果与体外条件一致。  2.喹赛多在猪消化道内的药动学研究  试验选取12头体重15 kg左右的健康断奶二元杂交(长新)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超滤取样探针(UF-3-12,BASi)植入到仔猪回肠内。疾病组仔猪和健康组仔猪均按30 mg/kg剂量灌服喹赛多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分别于给药后0.5、1、1.5、2、2.5、3、4、5、6、8、10、12和24h利用超滤取样探针收集200μL仔猪回肠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测定回肠液中游离的喹赛多浓度。  药动学结果表明灌服给药后喹赛多很快进入仔猪肠道,并在肠道达到较高浓度,然后迅速被代谢和消除。疾病组仔猪肠道内喹赛多消除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仔猪。利用非房室模型拟合得到健康组和疾病组仔猪的Cmax分别为21.57和23.66μg/mL, Tmax分别为2.41和1.96 h,T1/2λ分别为3.68和5.86 h,AUC24h分别为132.78和106.40μg.h/mL,MRT分别为6.46和5.34 h,CL/F分别为222.76和267.02 mL/kg/h。  3.半体内PK-PD模型拟合和给药方案制定  利用Sigmoid Emax模型对半体内杀菌曲线试验中AUC24h/MIC值与产气荚膜梭菌浓度变化对数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计算当E=0、-3和-4时所需要达到的PK/PD参数AUC24h/MIC折点值。结合群体MIC分布、药动学参数CL分布和PK/PD参数折点值,利用蒙特卡罗模拟预测达标率为90%的预防、治疗和根除效应的日给药剂量。建立基于细菌生长动力学机制的PK-PD模型对给药方案进行结果预测。  半体内PK/PD模型拟合得到的方程为(此处公式省略)。当E分别取0、-3和-4时计算得到对应抑菌、杀菌和根除作用的AUC/MIC折点值分别为26.72、39.54和50.69 h。根据剂量计算公式,结合蒙特卡洛模拟得到达标率为90%的临床预防、治疗和根除猪产气荚膜梭菌病的日给药剂量为29.30、42.56和54.50 mg/kg。基于细菌生长动力学机制的PK/PD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治疗和根除剂量以12h或24h给药间隔连续给药三天均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而预防效应的推荐给药方案为24h给药一次。为方便规模化猪场群体给药,日给药剂量转换为饲料中添加的剂量分别为580、850和1000 mg/kg。  本课题证实了喹赛多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浓度依赖型杀菌作用,揭示了仔猪消化道内游离状态喹赛多的药动学特征,利用仔猪肠液建立了喹赛多对猪产气荚膜梭菌的半体内PK/PD模型,制定出应用喹赛多治疗、预防、根除猪产气荚膜梭菌病的科学合理给药方案,并对给药方案进行预测和验证,对有效控制猪产气荚膜梭菌病,同时拓宽新药喹赛多的临床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以多项互动合作为手段,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探究为目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新中国成立以后课改已有过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
新学期伊始,我们都不难发现这样的情景:学生个个都是精神焕发、兴致勃勃地等待着每一节课,而且课堂兴致非常高。但往往这种热情持续不了多久便慢慢淡下来,甚至后来有的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们的激情慢慢消失了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停地进行反思和追问自己,平时也找些学生谈心,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堂已经失去当初的兴趣,上语文课就觉着累和无聊。我把这种情况叫做课堂“审美疲劳
摘 要: 要切实有效地提高農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大胆讲话,认真倾听,文明交际。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表达 倾听 文明交际    口语交际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口语交际能力强弱是衡量小学生综合素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
深度语文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領下,主动参与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悟,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和积累语言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它与简单语文并非互相矛盾、背道而驰,而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一、语文教学需要“深”  1.教师自身素质要深。首先,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深。只有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才能够深入地解读文本,吃透教材。课堂上才能驾轻就熟、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每篇课文教学之前,都要熟读成
“创新写作”这个概念本身并不严密,真正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一个人学习写作,在此时与彼时的比较中,就体现出它是一种创新活动。由不会写作到稍微会了一点,相对而言,就是有了“新”;进一步,写作水平有了提高,那就是进一步的“创新”了;写出了佳作,那当然是有了创新的成果了。  写作上的“新”,有这么几个要点:一是内容新,反映时代生活,贴近现实需要,具有新的见解,具有现实和历史价值,至少能给人以某种启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viral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主要侵害牛、羊、鹿、牦牛等反刍动物及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该病的隐性感染以持续感染和免疫耐受为特点
摘 要: 本文以组成数学知识系统的三个知识系统之间关系为思想基础,分析了数学思想方法系统的重要性和现阶段理论及实践的不足,阐述了科学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将数学的思想方法全面、深刻、灵活地运用于数学教学。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模式 三个知识系统    数学知识系统可以看做是由以下三个系统组成:数学理论系统、数学实践系统、数学思想方法系统。数学实践系统是指所研究的主要数学对象和数学问题的具体
多年生黑麦草(perennial ryegrass)是重要的冷季型禾本科牧草和草坪草,广泛分布于温带地区,其叶片光滑柔软、色泽美丽并且绿色期长,分蘖能力强,成坪速度快,是一种优良的草坪草。哺乳动物的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简称MT)是一类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属结合蛋白,在动物体内主要参与必需金属离子的代谢和有毒重金属的解毒等过程。小鼠MT-Ⅰ具有α和β两个结构域,这两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