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趋向补语“V过来/去”的教学在初级水平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由于其无论是在书面语中,还是在口语中,使用频率都很高,使得留学生使用趋向补语出现偏误的概率也很高。本论文以初中级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为考察研究对象,对泰国学生使用趋向补语“V过来/去”出现的偏误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中泰教师教学“V过来/去”的案例进行分析,从教和学两方面来考察对泰国学生趋向补语“V过来/去”的教学问题,以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相关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泰国学生习得“V过来/去”调查。采取了语料库考察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获取数据。发现泰国学生使用趋向补语“V过来/去”偏误的类型有误用、遗漏、误加、错序。原因是:不清楚“过来”“过去”的位移义,区分不清两者的立足点;趋向义和句子整体义顾此失彼;在面对母语里没有的两个全新的语言项目的时候容易顾此失彼;对目的语的掌握不够好,导致过度泛化;把作为趋向动词的“过来”等同于过去的名词义,把趋向动词“过去”等同于它的时间名词义;对汉语复合趋向补语“V过来/去”的一些引申义积累不足;忽略复合趋向补语“V过来/去”里的主要动词与主语的搭配。第三部分,“V过来/去”教学案例分析。对两名泰国教师和两名中国教师教学趋向补语“V过来/去”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步骤缺失,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这些问题可能都是影响学生学习趋向补语“V过来/去”的重要因素。第四部分,泰国学生“V过来/去”的教学建议。对教师的建议是:教学步骤要完整,要包含导入、讲解新课、课堂操练、总结和布置作业,并按教学步骤的顺序授课,把时间用在讲解新课和操练上,导入、总结和布置作业要简单明了;教学内容的选用要贴合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汉语水平;导入的教学方法用旧知识、动画、故事、歌曲去导入,讲解新课用讲授、练习法,操练用练习、朗读法,总结用演示、归纳法。对学生的建议是:区分和理解清楚“来”“去”和“过来”“过去”的意义,在使用趋向补语“V过来/去”的时候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选择。第五部分,结语。对本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简单的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研究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