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英语委婉语已经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重要交际手段之一。它在替代禁忌语,传递话语言外之意,维护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国内外语言学家和学者对于英语委婉语这一语言现象的产出及理解的多维语用研究为人们深层理解委婉语这一重要的语言交际手段提供了参考范式。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英语委婉语作为语用研究对象,试图采用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独有的明示推理模式来阐释英语委婉语的产出及理解过程。作者主要从交际者在交际中的认知主体作用及认知语境观来分析并验证明示推理模式对英语委婉语的强大解释力。 本文首先回顾了语用学领域内对交际中话语含义的研究。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义学派提出用代码交际模式来解释人类交际活动中的话语。代码交际模式认为交际行为是通过对信息内容的编码和解码过程来完成的。这种模式能解释交际是如何进行的,但无法充分描写人类语言交际的各种复杂情况。为此,奥斯汀和舍尔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来解释话语中的言外之意。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话语含义理论对话语含义做出了进一步解释,并对关联理论的提出做出了贡献。但其理论架构方面有不可避免的不足之处。巴赫等人提出的言语行为图式是对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的新发展。以上各理论在解释话语含义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都存在其自身不可逾越的不足之处,即缺乏一定的心理认知基础,忽视交际者本身作为认知主体身份参与交际的重要作用;虽然这些理论将语境观引入话语含义的阐释机制,但把语境看成是静态的,给定的。相比之下,关联理论集合了前人语用研究的理论精华,创建了以话语本身具最佳关联性作为演绎推理基础的明示—推理模式。明示—推理模式认为交际者作为认知主体在破解阐释言语会话含义时有强大的能动作用;认知语境是一系列动态的,选择的词语信息,关于世界的百科信息、逻辑信息的假设的集合,是交际主体不断构建的心理过程。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追溯了英语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动机及其运行机制,并指出英语委婉语的深层生成机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复杂性给交际者推理英语委婉语的言外之意所造成的困惑。委婉语的特征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的,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的双方能够采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而且不必为谈论这些事感到内疚,不会为此感到窘迫。而关联理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