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素质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随之发生着更新变化,对于森林公园的认识也正在发生变化。结合具体实例对照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可以理解森林公园建设中如何发掘和表达文化资源,将会实质性地确定其在大众心中的地位,这也成为森林公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文化是森林公园的灵魂,一个森林公园如果只是景源高质量、经营高水平,并不能代表其成功与否,只有将森林公园文化内涵通过物质载体实现物态化与公众化,才能使不同类型的游客在游赏中获得乐趣,使森林公园更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如何合理地发掘和表达文化资源进行探讨,具体来讲,即通过分析森林公园面临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压力,对不同环境里的文化资源进行发掘和表达的分析和探讨,然后与物质要素进行融合,达到有机组合,使森林公园的品质提高,从而使森林公园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技术路线等,同时回顾了国内外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文化资源的发掘和表达相关研究历程,介绍了我国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文化资源的发掘和表达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相关概念概述部分对森林公园、文化资源、控制性规划等相关概念进行分析,重点对森林公园中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新归纳和分类。第三部分:正文部分首先通过文化需求的分析,引入社会评价的概念,再通过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生态安全三个方面的考察和评定,确定PDS (Pressure-Directions-Status)评价方法,即“压力分析——指示确认——状态评定”的评价体系,然后分析了控制的目标、原则和手段,探讨通过规划设计途径实现文化资源的控制性发掘和表达的一般过程,并构建实施的框架。第四部分:实例部分以邵武龙湖森林公园为实例,从PDS评价体系着手,对其文化资源的控制性规划进行具体分析。第五部分:结论部分总结研究的结论、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