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网络各层协议、组织架构、算法及上层应用层出不穷。随移动终端时代的来临,网络体系更为复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及功耗代价巨大、应用种类繁多。各层协议及相关算法与上层应用在正式部署前必须经过健壮性、安全性、鲁棒性及相关性能测试。对于传统的网络仿真或物理实验床对目标场景进行测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物理实验床仿真规模小且搭建往往费时费力,而网络仿真虽然可以仿真较大规模场景,但仿真规模仍受单机性能的约束且仿真逼真度相比物理实验床较差。因此如何构建既能保证仿真逼真度,又能支持大规模仿真场景的仿真平台成为网络仿真中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论文提出了网络虚实融合模型,使原本虚拟网络中部分子集被实际网络所代替。为此设计了基于Linux-Bridge虚拟网桥的网络虚实融合方案与基于代理节点(Proxy Node)的网络虚实融合方案。其目的是使虚拟网络与物理网络间可相互通信。在解决了物理实验床的高成本、难部署等问题的同时,提高了仿真测试云实验的逼真度,且由于仿真测试云这种分布式架构,计算性能可水平扩展,网络虚实融合在仿真规模上也得到极大提升。首先,本文对目标网络拓扑中各仿真元素进行了规范及抽象,为网络环境及仿真测试云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其次,网络虚实融合提出了基于Linux-Bridge虚拟网桥的网络虚实融合通信模型及基于代理节点的网络虚实融合通信模型,并对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每种网络虚实融合方案的适用仿真场景。文中还将网络虚实融合技术与仿真测试云进行有机整合,使网络虚实融合仿真场景可在简洁的操作下轻松部署甚至自动化部署,极大降低用户学习成本与操作时间成本,提升了仿真效率。最后,对网络虚实融合进行功能测试与性能评估。实验表明,本系统实现了虚拟网络与实际网络间的实时通信,并以天地一体化网络为案例,通过STK仿真软件建立天地一体化网络拓扑,通过程序自动化解析拓扑文件进行网络虚实仿真场景建立,通过网络虚实融合对天地一体化网络拓扑进行了分析。本文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相关EI论文两篇,具备网络虚实融合的仿真测试云已在中电科54所卫星通信仿真中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