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地理标志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国纷纷开始建立起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以专门法律法规的形式对本国优质农产品实施保护。在政策的支撑和良好的法律保障之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程度极高,不仅实现了产、销、加工的一体化,在产品宣传、品牌运作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农产品的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也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丰富,但无论是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还是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实施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本文选取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促进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地理标志概念的演变和在我国发展的概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信息经济学和产业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和产业聚集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与普通农产品产业化之间的区别。同时,通过实地考察,本文选取地理标志产品“永春芦柑”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永春芦柑”虽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旧存在着科技水平不高、被仿制严重、深加工比例较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积极发挥当地政府和行业公会的作用,对产业的发展进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