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前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着大量的“外国文化”,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三大类:翻译作品;介绍外国文化的作品;借用外国文化举例论证的作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制发行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数量众多,形式上有很大相似性。在综合比较了几十套教科书后,选定两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为本研究的主要对象,分别是:《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1924年(民国13年)由中华书局印行出版;《初级中学学生用·初中国文》1932年(民国21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印行。
作为那两个时代教材集体代表的这两套教科书,课文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在“社会”和“人生”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教育。具体表现在对于社会进步的追求,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和平民主民权的要求,民智的启发,全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家庭的和谐,妇女的权利和解放等;以及对于完整的全面的健康的人的成长。教科书的呈现形式上也很丰富,不仅局限于小说、记叙文等,还包含着论说文、诗歌、寓言、童话,这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学习和运用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而对于外国文化的借用也是从多方位入手的,在课文中通过不同的呈现形式起到不同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此外,选文所涉及的作者群体都是当时中外的一些进步人士或者文化名人。他们在文章中大量发表个人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认识与思考,以及对于青年一代的教诲和期望。由此可见,当时的课文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另一方面,教材编撰者,当时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外国文化课文的选编上是有着时代的考虑,有着政治环境的限制,以及编者个人所接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通过对于课文这样的时代性与多元性的选择,希望能够对当时的学生建立和渗透更健康的观点,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自身的发展更加全面。
尽管在教科书中出现“外国文化”课文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的,但是在短短的十几年中,这些课文却出现了繁荣的趋势,其中的价值导向很值得今天的我们思考。但就这一话题,至今的研究都还有限。本研究也只是做了简单的梳理和分析,但仍希望借此能够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产生一点指导和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