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上承先秦,下启隋唐,是中国古史上第一个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而当时的南阳地处南北之交,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地理环境的独特性造就了汉代南阳灿烂的文化。南阳汉画像是佛教艺术未成熟之前的,以民族本土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它跨越了千余年的历史,记录了我国汉代体育文化的一些栩栩如生的形态,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汉代的体育文化形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课题属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通过文献法和文物考古等方法,对南阳汉画像中的体育文化进行探讨,研究南阳汉画像中的体育文化形态和它所具有的特点和奠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南阳汉画像中体育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且是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的,有的是出于生产劳动的需要,有的是防病治病的需要,有的是军事训练的需要,有的是喜庆欢乐的需要等等,本文依据体育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及体育文化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体育文化形态的风格和体育文化形态产生的社会背景等方面考虑,将南阳汉画像中的体育文化形态分化归纳为六类,从不同文化层面对汉画中相应的体育文化形态的表现形式分别进行了阐述,并从形态上比较了和现代体育项目的相似之处,为这些项目的起源或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②南阳汉画像中的体育文化比较发达,但还没有从乐舞百戏中分离出来,而是与其他活动相互依存的,所以,汉代体育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体育。它所反映的汉代体育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具有很高的技术技巧;基本功与高难美动作结合;表现形式广泛;独特性和丰富性项目——“戏车”和“斗兽”;娱乐性和比赛功能增强。③体育史研究表明,在项目品种和技术水平诸方面,汉代体育文化形态都具有奠基的意义。中华民族的体育、杂技、舞蹈等文化艺术形式之所以在秦汉以后蓬勃旺盛、连绵不绝地发展,其主要的原因是与汉代高度发达、极为广泛的体育文化形态有着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