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我国的肥胖率在城乡各类人群中居高不下。肥胖可分为中央型肥胖和非中央型肥胖,中央型肥胖因为腹部脂肪过度堆积改变胸壁、肺和膈肌的关系,从而影响全麻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需要针对肥胖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围术期术前评估进行研究,而临床上常用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值不能诊断中央型肥胖,CT、MRI有检测成本高,方法复杂等缺点。超声测量腹部脂肪厚度具有成本低,使用便利等优点,同时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内脏脂肪堆积,对中央型肥胖的判定、全麻术后呼吸功能的评估以及指导治疗均有重要临床价值。本研究拟通过超声测定腹部脂肪层厚度验证其是否能有效预测全麻术后呼吸功能,评价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尿管碎石取石手术的患者400例。测量并记录腰围(WC)、身高(Ht)、体重(Wt),计算BMI,公式如下:BMI(kg/m2)=Wt(kg)/Ht2(m2),超声测定皮下脂肪厚度(SFT)、腹膜前脂肪厚度(PFT),计算患者的腹壁脂肪指数(AFI),AFI=PFTmax/SFTmin。按照AFI分为中央型肥胖组和非中央型肥胖组。记录患者术前(T1)、术后拔管15分钟(T2)、转出麻醉恢复室PACU(T3)三个时间点的监测资料,包括血压、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血气分析、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手术时间、手术结束到拔除喉罩时间和围术期并发症,比如呼吸抑制,低氧血症,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口咽通气道使用等。评估AFI与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关系。
结果:
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pH和PCO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非中央型肥胖组患者T1、T2、T3的PaO2均明显高于中央型肥胖组[83.56±4.86mmHgvs81.75±5.23mmHg,p=0.042;138.15±29.53mmHgvs115.11±27.05mmHg,p=0.023;77.45±9.78mmHgvs69.64±8.00mmHg,p=0.036]。与非中央型肥胖组相比,中央型肥胖组患者T1时间点的VC、FEV1、FVC、FEV1/FVC均无明显差异(P>0.05);T2的VC、FEV1、FVC、FEV1/FVC均明显下降[2.18±0.69Lvs1.42±0.62L,p=0.015;1.58±0.53Lvs1.24±0.31L,p=0.007;2.29±0.62Lvs1.91±0.32L,p=0.018;69.00±12.61%vs64.92±12.07%,p=0.024];T3的VC、FEV1、FVC、FEV1/FVC均明显下降[2.56±0.73L vs2.20±0.71L,p=0.031;1.87±0.79L vs1.62±0.35L,p=0.011;2.50±0.76L vs2.36±0.53L,p=0.021;74.80±13.17%vs68.64±12.45%,p=0.037]。与中央型肥胖组相比,非中央型肥胖组的呼吸抑制、低氧血症、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口咽通气道使用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11.60%vs2.74%,p=0.017;4.97%vs2.28%,p=0.048;5.52%vs1.83%,p=0.019;9.39%vs5.94%,p=0.023;4.42%vs2.28%,p=0.043]。BMI预测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VC和FEV1/FVC的AUC值分别为0.739和0.716;WC预测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VC和FEV1/FVC的AUC值分别为0.745和0.702;AFI预测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VC和FEV1/FVC的AUC值分别为0.842和0.833。BMI、WC、AFI均与VC、FEV1/FVC呈负相关(P<0.01),其中AFI与VC的相关性最好,其次为AFI与FEV1/FVC。
结论:
非中央型肥胖组与中央型肥胖组相比全麻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更少,超声测量的AFI可以较好地反映脂肪在腹部的分布情况,可应用于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评估。其中AFI预测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VC指标的诊断效率最佳,其次为FEV1/FVC指标。
近年来,我国的肥胖率在城乡各类人群中居高不下。肥胖可分为中央型肥胖和非中央型肥胖,中央型肥胖因为腹部脂肪过度堆积改变胸壁、肺和膈肌的关系,从而影响全麻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需要针对肥胖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围术期术前评估进行研究,而临床上常用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值不能诊断中央型肥胖,CT、MRI有检测成本高,方法复杂等缺点。超声测量腹部脂肪厚度具有成本低,使用便利等优点,同时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内脏脂肪堆积,对中央型肥胖的判定、全麻术后呼吸功能的评估以及指导治疗均有重要临床价值。本研究拟通过超声测定腹部脂肪层厚度验证其是否能有效预测全麻术后呼吸功能,评价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尿管碎石取石手术的患者400例。测量并记录腰围(WC)、身高(Ht)、体重(Wt),计算BMI,公式如下:BMI(kg/m2)=Wt(kg)/Ht2(m2),超声测定皮下脂肪厚度(SFT)、腹膜前脂肪厚度(PFT),计算患者的腹壁脂肪指数(AFI),AFI=PFTmax/SFTmin。按照AFI分为中央型肥胖组和非中央型肥胖组。记录患者术前(T1)、术后拔管15分钟(T2)、转出麻醉恢复室PACU(T3)三个时间点的监测资料,包括血压、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血气分析、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手术时间、手术结束到拔除喉罩时间和围术期并发症,比如呼吸抑制,低氧血症,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口咽通气道使用等。评估AFI与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关系。
结果:
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pH和PCO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非中央型肥胖组患者T1、T2、T3的PaO2均明显高于中央型肥胖组[83.56±4.86mmHgvs81.75±5.23mmHg,p=0.042;138.15±29.53mmHgvs115.11±27.05mmHg,p=0.023;77.45±9.78mmHgvs69.64±8.00mmHg,p=0.036]。与非中央型肥胖组相比,中央型肥胖组患者T1时间点的VC、FEV1、FVC、FEV1/FVC均无明显差异(P>0.05);T2的VC、FEV1、FVC、FEV1/FVC均明显下降[2.18±0.69Lvs1.42±0.62L,p=0.015;1.58±0.53Lvs1.24±0.31L,p=0.007;2.29±0.62Lvs1.91±0.32L,p=0.018;69.00±12.61%vs64.92±12.07%,p=0.024];T3的VC、FEV1、FVC、FEV1/FVC均明显下降[2.56±0.73L vs2.20±0.71L,p=0.031;1.87±0.79L vs1.62±0.35L,p=0.011;2.50±0.76L vs2.36±0.53L,p=0.021;74.80±13.17%vs68.64±12.45%,p=0.037]。与中央型肥胖组相比,非中央型肥胖组的呼吸抑制、低氧血症、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口咽通气道使用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11.60%vs2.74%,p=0.017;4.97%vs2.28%,p=0.048;5.52%vs1.83%,p=0.019;9.39%vs5.94%,p=0.023;4.42%vs2.28%,p=0.043]。BMI预测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VC和FEV1/FVC的AUC值分别为0.739和0.716;WC预测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VC和FEV1/FVC的AUC值分别为0.745和0.702;AFI预测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VC和FEV1/FVC的AUC值分别为0.842和0.833。BMI、WC、AFI均与VC、FEV1/FVC呈负相关(P<0.01),其中AFI与VC的相关性最好,其次为AFI与FEV1/FVC。
结论:
非中央型肥胖组与中央型肥胖组相比全麻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更少,超声测量的AFI可以较好地反映脂肪在腹部的分布情况,可应用于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评估。其中AFI预测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功能VC指标的诊断效率最佳,其次为FEV1/FVC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