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系统防碰撞与安全认证协议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hzj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这几十年来发展速度快,很有前途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具有效率高、识别速度快、可靠性好、非视距识别和能够工作在恶劣环境等优点,被大量应用在数据收集和产品识别等领域。目前,安全认证协议与标签防碰撞算法已经成为RFID领域的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RFID系统工作环境中经常会出现多个读写器以及大量标签的情形,往往会导致标签与标签之间的信息产生相互干扰,这种干扰称之为碰撞。而防碰撞算法就是为了解决读写器能够同时成功识别多个标签,而且标签之间不会产生信号干扰。在保证算法的复杂度较低和存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尽量地减少读写器识别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是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目标。同时随着RFID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系统的安全与用户隐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要设计一些安全性好、复杂度低的安全认证协议已经成为射频识别领域中值得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对射频识别技术中的两项关键技术——防碰撞算法和安全协议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工作包括:1、本文设计了基于码分多址的关键技术和分组动态帧时隙Aloha(GDFSA)相结合的防碰撞算法。新算法在利用GDFSA算法防碰撞机制的同时采用扩频技术使得读写器能够同时识别多个标签。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与传统的标签防碰撞算法相比,系统的吞吐率得到了提高,加快了读写器识别大量标签的过程。2、针对改进的LMAP+的安全认证协议不能够抵抗跟踪攻击和完全泄露攻击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融合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的新轻量级认证协议。通过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新协议能够抵制追踪攻击、完全泄露攻击和标签克隆攻击等其他一些攻击方法。3、现有的防碰撞算法和安全认证协议这两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往往是作为两个独立的研究课题,本文将防碰撞算法和安全认证协议这两项关键技术进行融合设计出新的协议。新协议是将码分多址技术和安全认证协议进行融合,理论和仿真表明新协议既具有一定的防碰撞能力也能够实现安全认证。
其他文献
米波MIMO雷达利用MIMO雷达的分集技术,提高了米波雷达波达方向(DOA)估计和目标检测性能,同时获得了米波雷达在反隐身方面的优势。本文主要对米波MIMO雷达波达方向估计问题进
近年来,互联网的应用日益普及,人们对网络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网络性能测量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运营商和使用者都迫切需要一款仪表来监视网络状况、定位网络
自从香农提出信道编码定理以来,编码研究者一直寻找性能尽可能接近香农极限,复杂度较低且容易实现的信道编码方案。从早期的循环码、BCH码、RS码、卷积码、级联码,直至发展到
MIMO能大幅提升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容量,但实现MIMO的智能天线等技术复杂度高,价格昂贵,目前难以实用。协作通信则是提升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容量的另一种有效途径,它在多用户通信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标准是大唐电信集团代表中国提出,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并加入第三代合作项目的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
软件无线电技术自提出之后即在很多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收发信机由于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信道输出信号功率相差很大,不利于后续处理。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也迅速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应用这一系统可以对生产现场的工艺参数进行采集、监视和记录,为提高生产质量,降低成本提供了
硅钢带是制造电机和变压器最重要的材料之一,要求其表面必须绝缘,故需要在其表涂上多层绝缘材料,涂层的质量直接影响其最终产品——电机和变压器的性能,因此在硅钢带生产过程
合成孔径雷达全天候、全天时的特性导致数据量庞大,数据压缩成为一大难题。目前的光学图像压缩算法未充分利用SAR图像的特征,在SAR图像压缩上效果不好。受JPEG2000的感兴趣区
由于扩频技术拥有极强的抗人为干扰和抗截获的能力,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军用通信领域。在扩频技术中,结合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和跳频技术优点的DS/FH混合扩频技术可以突破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