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将农村中的土地承包给农户,这样极大的促进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土地的利用效率。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实现规模生产、规模经营才能适应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实现规模生产、规模经营就必须在现有制度下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将如何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研究的中心。首先,本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作了总的介绍。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特有的土地利用制度,其具有主体特殊性,客体特殊性,是一种他物权等特征。同时,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而不是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其流转具有多种价值,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也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如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产权理论等。其次,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式,如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抵押等。由于转包与出租都没有改变原来发包方与承租方之间的关系,所以,将两者同时规定,属于重复规定。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包括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所以,在立法上只要规定转让即可。入股与抵押这两种方式都进行了一定的试点,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再次,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立法上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定主要有《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上首先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的方式流转,但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作了限制性的规定,比如流转的方式、流转的对象等。同时,在流转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流转的市场机制没有形成、没有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最后,重点分析了如何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其流转首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土地集体所有原则、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等。其次,在立法上进行完善,要明确土地的产权主体,完善土地流转的登记制度,取消对流转的不当限制等。再次,要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抵押、信托、继承等。最后,也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配套措施,设立一定的中介机构,完善价格体系等。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在维护农村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有序的进行,通过试点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多种方式健康流转,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而现阶段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
在我国,土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人多地少是中国目前的基本情况,耕地保护已经拉起了红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在许多地方乡镇企业经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与环境条件,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财富。其持续利用问题既是全球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一切资源可持续利用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现实需求。各种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措施层出不穷,给农民减负,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将农业产业化发展与资本市场紧密连接的纽带,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依托。这些公司承担着发展农业产业的重任,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不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的安危,是国家保持稳定、发展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花木第一县”的鄢陵县,是河南省传统的农业
土地利用管制制度是土地法研究领域的核心范畴,同时近年来也成为行政补偿的研究热点。政府作为土地利用管制制度的施行者,保护公民财产权是政府的法定职责;而要想实现土地利用
中国已进入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存量土地已不能满足用地需求,而征收集体土地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供地来源。整个征地过程在所有权方面表现为农民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
土地制度是一个社会的重要财产制度,我国为发挥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的调节作用,以提高国有土地的利用效率,因而创立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其目的就在于以土地使用权代替和
本论文以吉林省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公益林经营最具代表性的汪清县金沟岭林场为例,不仅研究了各林种的经营目标,并且应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经营及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