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成因探究——基于真实盈余管理视角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jia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 异象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研究焦点,其中企业上市当年业绩变脸问题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同样也存在业绩变脸现象。针对这一异象,国内学者已从政治关联、发审委联系、风险资本退出、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解释。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企业自身属性或者外部联系来找到 IPO 后企业业绩变脸的原因,然而对企业在上市前的生产经营销售活动缺少关注,这也给本文留下了创作空间。本文试图从企业在准备上市前的异常生产经营销售活动的视角来解释上市后业绩变脸。
  企业管理层通过安排“真实”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活动以提高当期利润的行为,学术上定义为真实盈余管理。本文参考Roychowdhury(2006)的模型建立了度量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REM),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以往研究文献加入影响业绩控制变量,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根据实证研究结论解释了三个问题。第一,企业上市前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后的业绩变脸幅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上市前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IPO后,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程度也就越大。该实证结论从真实盈余管理的角度解释了上市后业绩变脸的IPO异象。第二,主板上市企业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而创业板没有这样的现象。门槛效应的具体表现为,上市前营业收入超过门槛越多的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程度越小;而在上市前营业收入在门槛附近的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程度越大。本文认为原因是:优质的拟上市公司,其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性,上市前其经营业绩早已远超证监会要求,没有动机和必要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因此上市后业绩自然也不会大幅下滑。反观另一部分企业,上市条件不够成熟,只能通过构造真实交易增加业绩来仅达到上市门槛要求,侥幸 IPO后业绩变脸也就在情理之中。之所以创业板没有显著真实盈余管理,是因为创业板成立的初衷是扶植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对这类企业的 IPO关注重点是其未来盈利能力而不是过去经营成果,因此创业板企业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提升利润的动机并不强。第三,企业在城市商业信用环境好的地区,上市前不存在显著的真实盈余管理现象;而在城市商业信用环境差的地区,上市前存在显著的真实盈余管理现象,且这种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上市后业绩有负影响。企业所在城市商业信用状况对其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也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创新体现在如下几点:第一点,发现了上市前真实盈余管理和IPO后业绩变脸的相关性。从真实盈余管理角度解释了 IPO后的业绩变脸现象,补充了IPO异象的相关理论。第二点,研究了IPO财务门槛对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刺激作用,进而解释了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的原因。第三点,发现企业所在城市商业信用优劣会影响其真实盈余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传统建筑业存在的劳动生产率低、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隐患多、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亟待改变。装配式建筑作为重要的建造方式,成为传统建筑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2016年以来,一系列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热潮。郑州市也因地制宜出台了装配式
当前,在政府的公共决策中,健全和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让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和利益诉求,让有关“三农”的政策法规更加贴近实际、精准有效、利于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作。  首先,本文对研究主体“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明确,对政府公共决策中涉及的农民利益及其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城乡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城乡规划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在公共事务处理上的权威性,在日常的决策中很少去了解其它利益主体(公众和第三方机构)的意愿及诉求,其它利益主体也很难针对决策提出自己的看法,造成在城乡规划治理中多元主体参与性的缺乏,进而导致城乡规划治理偏离人民的需要,造成绝大部分地区的城乡规划治理难以
学位
习总书记在重大会议当中曾多次提到,应当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解决群众生活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社会公平性,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结构,稳定社会秩序,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其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而作为最后的安全感,有着怎样的内涵?保障“安全”,有哪些难点?充实“安全”,该如何着手?2018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显示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转制后,与安全生产等
自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越来越近,我国各级政府一方面加大了精准扶贫工作力度,严格按照现行脱贫标准确,保我国所有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另一方面如何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帮扶贫困群体实现经济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持续改善、防止返贫等问题成为摆在各级政府扶贫部门和扶贫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过程中,发展产
学位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决条件,而公民意识是人现代素质的核心内容。只有政治、文化方面的正式制度要素与人的公民意识的非正式性要素的契合,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呈现内在自觉、动态整合的非单一性的总体性进程。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人们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缺乏已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障碍之一。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应该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
学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新时代,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增长将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往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快于人口增长率所带来的城市蔓延不利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城市蔓延存在显著差异。长江经济带作为新时代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经济发展动力强劲,连贯着中国的东中西,是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本文以长江经
学位
目前,调研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获取公司特质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仍存在信息不对称、噪音等问题,导致公司信息难以融入股价,股价同步性较高,不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而机构投资者通过调研能够减少市场噪音并促进信息融入股价。国内外学者关于机构投资者调研对股价同步性影响的直接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分析师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机构投资者调研角度出发,研究其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期丰富相关领
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传统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市场中的参与者都符合“理性人”的特征,股票价格能够消化市场中的公开信息以及非公开信息,想要长期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是不可能的。但是无论在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还是在我国这种新兴金融市场中,学者们屡次发现各种有悖市场有效性的异象,本文研究的就是众多异象中的一种:盈余公告效应。对盈余公告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外学者试图从投资者非完全理性、交易成本以及套利风险等角
学位
针对20世纪90年代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呈现出的不分红或者少分红的“异象”,中国证监会自2001年起相继颁发了一系列和分红有关的监管政策即所谓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受这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影响,我国进行现金分红的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在2001年已经达到57.59%,在2011年至2015年间更是维持在 70%以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发放现金股利来回馈投资者。  针对现金股利的发放所产生的影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