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中国740测站195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美国NCE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提供的的月平均海平面温度(SST)和月平均海平面温度(SSTA)等资料,对2010年6-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降水异常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NCARCAM3.0大气环流模式对海温进行模拟试验。
主要结论如下:
(1)2009—2010年发生了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在这样大尺度气候背景下,将梅雨期降水按降水峰值分为三个阶段,6月7-11日雨带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随后18-22日主要雨带中心南压至到华南地区,在长江中下游仍有降水峰值出现,然后,7月7-17日雨带中心又北抬回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强冷空气南下是造成第二阶段雨带偏南的主要原因。在降水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别出现暖式切变和弱的暖式切变,这也是造成这两次降水的主要原因。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指数与2010年6-7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呈显著的负相关,并且在降水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二者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视热源(Q1)、视水汽汇(Q2)的大值中心与每次的降水过程时间、位置相对应,并且伴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发生和维持,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4)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在不同的持续时间强迫下的降水距平有正距平存在,整体上降水距平存在随持续时间的缩短而减小的趋势。表明前期秋季赤道太平洋有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对6月降水有重要影响。
(5)当改变前期9月至次年6月持续的海温异常强度大小后,当海温异常强度增强到2℃以上时,降水转为正距平,并且随着海温异常强度的增强降水距平有增大的趋势。
(6)当在模式中加入理想的正海温异常时,随着海温异常强度的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距平也随之增加;但当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变为负异常后,降水距平并没有都变为负距平,从而说明模式对负海温异常并不敏感。
主要结论如下:
(1)2009—2010年发生了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在这样大尺度气候背景下,将梅雨期降水按降水峰值分为三个阶段,6月7-11日雨带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随后18-22日主要雨带中心南压至到华南地区,在长江中下游仍有降水峰值出现,然后,7月7-17日雨带中心又北抬回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强冷空气南下是造成第二阶段雨带偏南的主要原因。在降水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别出现暖式切变和弱的暖式切变,这也是造成这两次降水的主要原因。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指数与2010年6-7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呈显著的负相关,并且在降水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二者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视热源(Q1)、视水汽汇(Q2)的大值中心与每次的降水过程时间、位置相对应,并且伴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发生和维持,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4)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在不同的持续时间强迫下的降水距平有正距平存在,整体上降水距平存在随持续时间的缩短而减小的趋势。表明前期秋季赤道太平洋有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对6月降水有重要影响。
(5)当改变前期9月至次年6月持续的海温异常强度大小后,当海温异常强度增强到2℃以上时,降水转为正距平,并且随着海温异常强度的增强降水距平有增大的趋势。
(6)当在模式中加入理想的正海温异常时,随着海温异常强度的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距平也随之增加;但当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变为负异常后,降水距平并没有都变为负距平,从而说明模式对负海温异常并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