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步成熟,短视频一直处于内容行业的风口浪尖。政务机构也因势而变,将政治传播与网络传媒进行创新性融合,推出了集守正创新、平民视角、软性传播三大特点于一身的政务短视频。政务短视频不仅是政治传播的一种新形式,为我国政治传播的理论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还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传播价值,其研究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为蓝本,总结了政务短视频的传播模式,并对各传播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笔者构建出了政务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测量指标体系,获得传播效果测量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7个,并运用个案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三种实证研究方法探析政务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其中,在个案分析部分,笔者首先选择了“人民日报”抖音号为研究对象,对点赞数、评论数、分享数以及账号的新增粉丝数、总粉丝数进行人工筛选并实时记录,时间长达31天,最终获得有效样本105个,然后再根据清博数据抖音号传播力指数DCI(V1.0)公式对传播力数据进行量化,获得传播力效果。在问卷调查部分,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25份,有效回收问卷1034份,并利用spss17.0对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随后再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差异性统计分析。在深度访谈部分,本研究共选取8名访谈对象,分别针对视频表现形式、内容、政府形象塑造三个方面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人民日报”抖音号个案的考察,发现政务短视频具有较强的网络传播力。从知信行三个维度的对比分析显示,政务短视频传播态度效果层面最为明显,行为效果次之,认知效果更次之。换句话说,政务短视频这种传播模式,最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变化,进而导致人们愿意在行为上进行改变,如转发、评论、分享等等,但是在受众的认知层面的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观看政务短视频并未改变其知识水平或是知识结构。此后,笔者根据人口统计特征对知信行三个维度的显著性进行了甄别,发现政务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在不同性别、政治面貌、学历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此外,研究还发现短视频的形式在受众对时政信息的认可方面影响较小。总的来说,尽管政务短视频有娱乐化、迎合受众等质疑,但是受众对其还是较为认可。根据以上调查研究笔者发现政务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内容同质化、浅阅读问题突出、质量良莠不齐、泛娱乐化、自媒体误读等问题,并提出创新主题内容、创新表达方式、设置交互链接、强化价值引导、增强监管力度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政务短视频的传播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践性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