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到唐初的中日古代交往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2516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从周代开始就接受东夷少数民族的朝贡。该少数民族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被命名为“倭”。《汉书·地理志》燕地条中记载:“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根据《旧唐书》的记载,中国古代对现在日本地区的称谓经历了“扶桑”、“倭”、“倭人”、“倭国”的过程。根据从先秦到汉代的文献记载,倭族一直保持对中国的朝贡。与倭族同时朝贡的只有汉帝国周边的少数民族,包括东夷、北狄、西戎、荆蛮。《汉书》和《山海经》中对“倭”均有记载,陈寿撰《三国志》中就记载了由中国带方郡前往倭国的路线、里程的详细描写。《隋书》曾有提到阿苏山,也明确记载了当时日本列岛上的官制、服饰、兵器、法制、婚葬礼俗等的情况。《旧唐书·倭国传》与前史相比,增加了一些新的史料,如对“四面小岛,五十余国皆附属焉”的记载。而且《旧唐书》中“倭国”、“日本”两传分立,代表了一个转折点。探索这个问题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唐代中日关系的流变,本论文将从基础史料入手,具体分析“倭国”改称“日本”的原因、时间、过程。正史自《新唐书》起改变了两传别立的体裁,取消倭国传,只列日本传,这是对八百余年的前朝倭国存在的抹杀。而且记载了日本天皇系谱的《王年代记》,将有关日本遣唐使的记载插入相对应的天皇内容之下。第一次系统地记载了大体上至唐代末年的日本天皇的系谱,文中提到了“神武立,更以‘天皇’为号”。神武天皇是传说中日本第一代天皇。传说他建立最早的大和王权,从八世纪开始,日本的历史主要记载大和神武天皇的事情。这些《新唐书》的内容是采用的《日本书纪》的记载。公元720年大和天皇组织编写的《日本书纪》在当时的唐朝被看成是伪书,唐代私人编写的史书也没有采用它的记载。而且《旧唐书》中也没有关于《日本书纪》的记载。《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欧阳修是主要修撰者,采用了日本史书《日本书纪》和《六国史》里的记载。《新唐书》将过去的中日外交史抹去,而且记载的从周代到唐代的中日外交史与其他的史书恰恰相反。后代的中日学者对新旧唐书记载上的矛盾之处总是加以粉饰,这种做法是十分愚蠢的。《旧唐书》的编纂者有着明确的是非对立观,后代学者很少有人保持这样的传统。《旧唐书》的记载是正确的,新唐书中的记载错误太多,该论文对于它的批评随处可见。而且该论文也是对古代中日外交史的重新构建。
其他文献
陈子善先生在《比亚兹莱在中国》的“代编后记”《从“琵亚词侣”到“比亚兹莱”》中,陈述了中国现代文人对比亚兹莱的接受历史。关于周氏兄弟与比亚兹莱,陈文提到除1924年4
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做好教学改革可有效地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随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涌现
<正>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先后出版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谱》1990,《中国名贵珍稀水生动物》1987等,至于经济动物志也有不少,近年出版的有《中国珍稀及经济两栖动物》199
引红济石隧洞工程中采用双护盾TBM掘进,因遭遇断层、岩体破碎带、软弱围岩共同作用造成多次、重复卡机事故。从卡机处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隧道开挖与软弱围岩挤压变形等
民歌表现中的主要基础是调式,调式色彩是表现民歌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形成对朝鲜族民歌的不断发展影响很大。民歌中所采用的民族特有的调式及各种色彩音的运用,不仅肯定了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读写能
词汇学习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面,Hunt&Beglar(1998)提出了三种促进词汇学习的方法:直接学习,附带学习和独立策略学习,其中词汇附带学习被认为是扩大词汇量最为有
随着当今高端数字网络设备系统越来越快的速度以及越来越高的复杂度,更高性能、更大容量SRAM的需求成为了制约设计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静态存储器方案无法适应其要求。同样是
总结了超疏水领域的相关理论,回顾了国内外近年来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简述了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简要介绍了无机纳米微粒掺杂对聚合物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以及我国劳动者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多发态势。其中用人单位即时解雇权的行使不当,是引发劳动争议的重要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