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年”间作家创作出的表现、反映中国共产党参与的战争的红色长篇小说,为“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以往研究者讨论“十七年”战争文学时,往往将作家视为丧失主体独立意志、被政治意识形态规训了的创作者,过于忽视作家的主体作用。本论文将视线重新聚焦于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分两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在整理“十七年”间创作长篇战争小说的作者生活、受教育背景的基础上,考察“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作者多重身份的叠加形成的独特主体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对其小说创作产生的作用及影响。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修改改编情况探究作者的主体特征如何被抹杀,又是从哪些方面被抹杀的,以及在作家主体特征消退的同时,作品在何种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某些特征。“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创作者大多拥有相似的受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出身贫苦家庭,亲身参与战争,并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长为作家。独特的成长经历,使他们充分接受并忠实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并自觉接受文艺政策的指引;战争的亲历性,使他们在获得真实丰沛实践体验的同时,也有助于突破意识形态禁锢,获得某种基于“经验”的自主性;而在他们努力汲取文学滋养的同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部分知识分子气质情怀。这种复杂性的叠加和共振,使得“十七年”长篇战争文学,在“千篇一律”的外表下,其实有着丰富复杂、个性化的细部。当然,随着国家五十年代后期政治思潮的日益“左倾”化,主流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越来越严重,长篇战争小说被不断修改、改编,作品经由自己或集体的修改,经过出于意识形态目的的改编,创作者的身份特征不断被弱化,文本中个人化的元素不断减少,作家们逐渐沦为故事的提供者以及文艺政策的文学阐释者。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闪光”之处,通过了把关人的层层删削改,而顽强地保存下来。这种对特定时期文本的细部的考察,对我们探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