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许多研究强调了个体差异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二语习得的领域。如今,世界各地,不管是在自然环境习得还是正式场合学习,第三语言的学习是很普遍的。中国也不例外。然而,在中国,对于经历了双语学习并把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学习者,很少研究者给予他们同样的关注。为了更有效地学习英语,改善费时低效的英语学习状况,不仅要关注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更要关注三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本研究尝试性地探讨了汉语单语者和粤汉双语者在英语成绩,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间的差异;同时对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探讨。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找出粤汉双语能力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何种程度上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导致了英语学习成绩的差异。因此,本研究进行以下探讨:初中生的粤汉双语能力是否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获得不一样的成效;汉语单语者和粤汉双语者在学习风格的选择和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哪些差异;两组学生在学习风格选择、学习策略使用以及英语成绩的关联性上存在哪些差异。本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以中山市某中学的72名初中学生作为样本,并对其中11名学生进行访问。受试者按要求完成了自我评估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Oxford的学习策略调查表(SILL,ESL/EFL 7.0版本)和Reid(1984)的学习风格调查表(PLSPQ)。对问卷调查数据和英语成绩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皮尔森相关分析;作为问卷调查数据的补充说明,研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汉语单语者相比,粤汉双语学生在英语成绩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同时,粤汉双语者更有经验,更善于选择有利于英语作为三语学习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因此双语者在英语测试中取得更高的学习成绩。本研究的讨论涵盖了问卷调查和访问两部分,同时各讨论都表明了由于粤汉双语者先前自然习得和正式学习的双语学习经验,使得粤汉双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比汉语单语学生显示出更大的优势。研究认为母语,更准确地说,方言对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起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学校,方言应该被倡导而不是禁止。这对方言的保护也有着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