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源、低能耗型改良A/O工艺脱氮除磷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yer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存在诸多问题,如由于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碳源上存在竞争,难以同时高效脱氮除磷;其次为达到较好脱氮效果,需要较大的内回流比而导致运行费用较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良型A<2>/O工艺,它采用厌氧池碳源分流、回流污泥预缺氧反硝化等技术,以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同时降低运行费用。 本课题研究了改良型A<2>/O工艺的最佳工况条件和该工况条件下系统的运行效果。研究结果主要包括:第一,厌氧区超越比是影响系统运行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在低碳源浓度下系统能否高效去除氮污染物最直接影响因素,不恰当的超越比会使氮出水浓度升高,出水水质难以达标,但是超越比并非固定不变的,需要根据进水水质进行调节:第二,预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也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预缺氧池停留时间很短时,容易发生亚硝酸盐的积累,运行管理较难;第三,在试验进水水质和最佳运行工况条件下,系统出水总氮<15mg/L,氨氮<1 mg/L,总磷<1 mg/L,COD<50 mg/L,可达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 本课题还通过物料平衡的方法验证了工况条件对污染物去除影响的试验结果,氮和磷的平衡率分别为84.1﹪和96.1﹪,试验结果可行度较高,同时指出氮主要通过氧化作用被去除,去除比占48.6﹪,而磷主要通过排放剩余污泥被去除,占95.2﹪;其次,通过对好氧除磷速率和缺氧除磷速率的计算,指出改良型A<2>/O工艺中存在明显的反硝化除磷现象,而反硝化除磷实现了”一碳二用”,解决了传统AAO工艺中各菌种对有限碳源的竞争以及能耗过高的缺陷;最后由于系统出水水质较好以及工艺自身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不会发生污泥上浮、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且可通过自动化装置调节超越比来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运行管理较为方便。 最后,建议利用模型对改良型A<2>/O工艺进行机理研究并进行中试试验,为其在以后的应用中提供更可靠的理论和实际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高涨。服装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已不再仅仅满足对其基本功能的需求,而是更多地注重精神化、时尚化、风格化和个性化,以表现人们不同的文化层次和审美品位。服饰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涵。  在审美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女士们通过强化外观形象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个体需求的满足,女性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彰显。然而,在性别本质主义占主导地
学位
立体影像作为一种能够提供画面立体感的新型影像形式,是未来影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目前影像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当代立体显示技术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立体影像的运用与普及,但目前立体影像的片源匮乏,成为立体影像进入大众视野和主流媒体的瓶颈。  立体影片的成像,从制作方式看主要有两个形成来源,即多通道拍摄成像与三维动画图形转换成像,而后者是数字科技与艺术创造高度结合的结果,属于设计艺术学
学位
硒作为微量元素的同时也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人体不能自动合成硒,主要通过食物和饮用水获取硒,这两者中的硒都直接或间接源自土壤,硒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等物理化学过程又直接影响着植物对硒的吸收和生物体对硒的利用,所以研究硒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富硒茶以丰富的保健功能受到大众的青睐,本文以名山河流域种植茶树的黄壤作为供试土壤,采用批培养法研究该区域硒(Se4+)在
MIMO-OFDM是一种发射端和接收端均使用多个天线,并采用OFDM调制的技术。MIMO可以线性地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也就是可以通过增加天线数目来获得任意高的信道容量,这就突破了单输入单输出信道的香农容量极限。OFDM可以使接收机中的基带处理单元大大简化,并且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MIMO-OFDM具有比单纯的OFDM、单纯的MIMO更高的系统容量,可以满足第四代无线移动通信对高数据速率、大系统容
学位
本文从移动Adhoc网络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出发,分别研究了路由协议性能优化、流量分配算法、可靠多播传输机制和具有队列管理能力的多址接入技术。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结果如下:1.首先介绍移动Adhoc网络的发展史,分析Adhoc网络的特点、应用前景、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2.发现当前路由协议中存在边缘效应和路由中断问题,提出路由自愈模型。3.基于Adhoc网络中多径路由协议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多径流量分
学位
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分析、计算机图形学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近年来是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通过对人体器官、软组织和病变体进行三维重建,能够更直观、准确地重现观察对象的三维结构,可以辅助医生对病变体及其它感兴趣的区域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大大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图像分割是三维重建的基础,直接影响三维重建的速度和重建效果,是临床应用的瓶颈,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在三
学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气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环境的十大问题之一。本论文以大气污染作为研究背景,运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对HSO分子体系的结构及性质和SO与HO反应的微观反应机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详细的给出了反应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和能量,以及反应势能面的信息,讨论了可能的反应通道和反应机理,为进
学位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带来了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从二氧化碳出发合成碳酸二乙酯(DEC)工艺路线的研究不仅可得到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而且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碳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氧化锆催化二氧化碳和乙醇直接合成碳酸二乙酯进行了研究,对催化剂制备与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氧化锆对二氧化碳和乙醇直接合成碳酸二乙酯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
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日趋枯竭的今天,纤维素作为一种主要的生物质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乙酰丙酸用途广泛,被誉为“绿色平台化合物”。本课题以亚临界H2O-CO2体系为反应介质,考察了纤维素降解制备乙酰丙酸的工艺条件,建立了乙酰丙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反应速率与产物收率的关系,并结合纤维素热裂解反应,探讨了亚临界H2O-CO2体系中纤维素制备乙酰丙酸的反应机理。
本文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Fe(O)、FeNi(O)、FeNiZr(O)等一系列铁系复合金属氧化物,采用程序升温法,以尿素为还原剂,利用固定床流动化反应评价系统评价了各个催化剂选择催化还原NO的催化活性,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组分负载量、焙烧温度、空速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考察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组分负载量、焙烧温度、空速对其活性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铁作为催化还原NO的催化剂整体活性不高,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