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我们专题小组的第一部分,概述城市设计运行保障体系的概念缘起、要素组成和相互关系、运行方式等基本性内容,其他四篇针对各个要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城市设计进入纵深发展的新时期,“城市设计成果无法实施到位”是目前我国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尝试在城市设计过程论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设计运行保障体系理论,期望突破专业的束缚,在运行环境方面为城市设计过程整理一个相对完善的外部体制的支撑体系。 第一部分是绪言,在对五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典型发达国家的最新城市设计理论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比较我国目前城市设计存在的巨大理论缺损,引出城市设计运行保障体系的概念。 第二部分是对运行保障体系概念的理论定位,认为城市设计是物质性过程和社会性过程的综合,突现社会性要素对城市设计过程的重要影响,并在这个二维过程理论基础上,明确运行保障体系地位和相对关系。 第三部分针对运行保障体系内的四大要素进行展开论述,着重其概念内涵,并对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作简单总结。 第四部分介绍运行保障体系的过程组织机制的概念和方法论特征,并举了四个例子加以说明。 第五部分是策略部分,探讨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构建运行保障体系的可操作性。在运行保障体系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并在层级对应、过程组织、体系要素三个层面对“一体化”的过程、范畴、方法作详细说明。 本文是系列论文的概论,重点在于运行保障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定位,很多要素与内容需要在专题小组其他成员论文中得以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