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话语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与意象诗歌中隐喻的理解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cat_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愤怒的青年”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三位“愤怒的青年”代表作家的经典之作:金斯利·艾密斯的小说《幸运的吉姆》,约翰·奥斯本的戏剧《愤怒的回顾》及菲利普·拉金的诗作,从宏观上探讨和研究了“愤怒的青年”的产生背景;他们从反叛到妥协的过程,理论上追本穷源他们的哲学、美学思想,挖掘其创作思想的根基,进而指出其作品显著的文学特征。文章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探讨了“愤怒的青年”文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这方面重点讨论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部分重点从整体上研究了“愤怒的青年”这一文学现象。主要探寻了“愤怒青年”产生的主要原因,揭示他们反抗的方式及如何在反抗中寻找自己的身份;反抗的致命伤和最终妥协,融入社会的归宿。 第三部分是对“愤怒的青年”的哲学,美学渊源的追溯,力图说明西方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对“愤怒的青年”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四部分将对“愤怒的青年”文学特点进行挖掘,主要通过文本分析,对其“反英雄”及创新主题进行分析研究。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本文力图得出的结论是:在战后的具体历史背景下,“愤怒的青年”及其文学作品的出现,发展及这批作家所持有的哲学,美学理论是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的必然产物,也是英国文学发展内在规律的必然结果。
其他文献
托尼·莫里森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其作品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迄今为止,莫里森共发表了十一篇小说,其中,小说《家》发表于2012
现代作家莫言的作品,因其怪异奇特的语言、荒诞而又深刻的人物形象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自从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更是掀起了莫言研究的热潮。有关莫言及其作品的
本文基于PETS写作语料库依据篇章语言学中的小句关系理论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的衔接与连贯进行了研究,试揭示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中小句关系使用的特点及存在的问
本文对翻译中文化缺省的语用补偿进行了研究。翻译被认为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语言。翻译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引言概述了埃德加·爱伦·坡孤独的生平对其诗学中独特“美”的追求。  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坡诗歌及诗论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评论、论文集和
众多的汉语典籍被译成了日语,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自元禄时期被首次译成日语之后,不断有新的译本出现,本文选取了井波律子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