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居于三大攻坚战之首。其中,重大风险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最核心的板块之一,在我国金融业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若其发生系统性风险事件,将传染至整个金融行业,进而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银行业的监管是重中之重。要想对银行业实行有效的监管,就需要对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深入准确地了解。因此本文以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为出发点,从银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居于三大攻坚战之首。其中,重大风险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最核心的板块之一,在我国金融业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若其发生系统性风险事件,将传染至整个金融行业,进而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银行业的监管是重中之重。要想对银行业实行有效的监管,就需要对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深入准确地了解。因此本文以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为出发点,从银行尾部风险溢出的视角来展开研究。考虑到我国对银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研究上,多是研究的银行之间的直接风险关联,而本文利用银行的股票市场数据来作为研究对象,更加关注银行间的间接风险传染,并提出利用CoES代替CoVaR来衡量银行的尾部风险,由于CoVaR仅关注尾部的某一个分位点上的风险水平,而CoES关注的是整个尾部风险的平均水平,因此CoVaR倾向于低估银行的尾部风险水平,而CoES能够更加准确地刻画银行的尾部风险。本文首先通过银行尾部风险分布的相似性来计算银行间的相关系数,以此建立相似矩阵和邻接矩阵,并分别画出相似矩阵和邻接矩阵的热力图,得出了不同窗口期银行尾部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不同、银行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以及银行间尾部风险的相关性存在着按照银行类型划分的聚集效应等结论。接着本文利用邻接矩阵与银行的特征变量进行系统性风险评分与系统性风险分解,探究我国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总体情况以及各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情况,得出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着整体稳定、局部波动的特点,同时国有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最大等结论。接下来本文以邻接矩阵为基础量化了银行间风险溢出的网络效应,形成了网络因子,量化了银行尾部风险与网络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将上市银行按类型分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尾部事件驱动的网络分位数回归模型(TENQR)对三种类型银行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分别进行研究,比较了同一类型的银行在不同分位数条件下的风险溢出程度以及不同类型的银行在同一分位数条件下的风险溢出程度。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国有银行尾部风险溢出效应最大,并且在左尾和右尾均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而股份制银行在左尾的风险溢出效应要高于右尾,同时城市商业银行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不明显的结论。通过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将银行股票市场风险指标纳入宏观审慎指标体系,并且提出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不同类型的银行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标准,鼓励银行发挥自身机构优势,打造多元化银行体系以分散系统性风险等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监管当局对不同银行制定不同的监管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我国金融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数据较少,对本文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完善,加上近两年来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越来越多,未来可以扩展研究的银行数目,将更多的城市商业银行纳入研究范围,使得研究的结果更加准确和有说服力。
其他文献
羊群效应即市场参与者直接忽视私人信息或摒弃个人的投资理念,盲目模仿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从而导致的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趋于一致的现象。这种众多投资者的盲目模仿,往往会导致股市的剧烈波动,不利于市场的平稳发展。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较为剧烈的波动中,而这与我国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羊群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现有文献着重研究各市场、子市场是否存在羊群效应,市场间羊群行为是否存在联动效应,机构投
自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以来,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上涨,如今,基金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投资工具,而投资股票型基金产品正成为居金融投资的重要方式。投资者在投资时,最关注基金的收益率,但是声称的收益率并不能完全体现基金的真实获利能力。投资者面临应该如何评估基金业绩的问题,尤其是如何评估基金是否具备获取超额收益的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度高质量的增长。但是近年来,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等发展瓶颈,为了提升自身的资源获取能力,倾向于通过与政府建立联系,在股权制度层面则体现为国有股权的引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化,国有股权更加广泛地存在于民营控股企业的股权结构当中。在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国有股权一方面作为法律、金融、产权保护等制度的替代机制
现有关于投资者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大多从公司特征、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这几个角度展开研究,忽视了投资者关系决策的主体——CEO的异质性。根据高层梯队理论,CEO的海外背景会影响其认知基础和价值观,进而影响他们对公司战略的决策。烙印理论进一步指明,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文化差异,CEO到海外学习或工作的时期是一段“敏感时期”,CEO会经历被“烙印”的过程,形成与海外环境相适应的认知特征和
“十三五”规划及十九大报告中先后指出,要大力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增加直接融资在我国的资本结构中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多元化发展。随着新《证券法》的正式施行,公司债券全面推行注册制,进一步加速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在公开债券市场上,债券投资者会在投资前做各种评估,以确保发行人能够按期足额地还本付息。信用评级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依据发债主体现期的经营情况和对企业未来成长情况的预期,对其信用风险
近年来,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媒体报道在公司治理领域的作用愈加明显。同时,伴随着读者大众的多元化,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及监管者的关注。仅2019年全年,平均每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被媒体报道约224次。由于上市公司具有披露及时披露信息的义务,一旦公司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极有可能会受到大量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从而给上市公司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的事前监督对于上市公司
房地产行业的良好稳定运行,既是国家解决民生问题,实现“让老百姓住有所居”这一民生发展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持续增长的中流砥柱。自2016年9月30日颁布以“四限”为主要内容的新政策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于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稳价格等方面的整治力度,一系列举措在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使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利润空间较以往而言有所收紧。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如何定位自身、防范财务风险,
大股东公司治理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干预机制是大股东公司治理的传统理论。直到2009年,有外国学者提出了退出威胁机制。这一新的治理渠道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国内关于大股东退出威胁的研究还不多。此外,随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基金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有的文献通常从基金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研究,但是部分文献并没有对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进行深入挖掘,从退出威胁这一角度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降低全球能源对石油的依赖,实现汽车动力系统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当今汽车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国内实行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格外引人注目,行业的发展前景可谓是一片大好。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起步初创的发展阶段,巨额的研发投入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融资难已经成为了制约他们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所以
伴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格局的转变,市场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在全球经济环境的推动下日益发展,愈渐成熟。而机构投资者也在此期间迅速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成为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实现了股东从“用脚投票”到“用手投票”,主动创造价值的转变。机构投资者越来越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公司治理的各方各面,通过自身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一定程度地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代理成本,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