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本质特点是任意的还是象似的,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柏拉图观点和亚里士多德观点。柏拉图观点认为如果语言不是以实物而是以符号作为表达媒介,那么,在语言和现实之间就一定存在象似性(Raffaele Simone 1994)。而亚里士多德观点(亚里士多德-索绪尔观点)则认为,语言和现实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象似性。根据前一种观点,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映射思维方式,展现被人的思维所内化了的现实世界,语言的这种特性很久以来就备受关注。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谈话录》(Cratylus)中就语言的特性记录了两个相对立的观点:一方认为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即事物的名称总是在模仿事物的特征。而另一方则认为事物名称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人为规定,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在上述论辨的激发下,本论文试图在英汉语之间就字形和字义中所蕴含的象似性作一对比,找出一些差异,分析差异的根由。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引入。这部分中包括了符号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关于语言本质(语言的本质是象似的还是任意的)的相关论辩。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其中包括了国内外有关语言象似性的论文集、文章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题名。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理论框架,在所列举的四个理论中,皮尔士(Semiotics theory)和西比奥克(Modeling system theory)的理论是论文主要依据的两个理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探讨英汉语字形和字义方面的象似性。同时还对于英汉语在字形字义方面象似性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在探讨汉字字形象似性时,按以下步骤来进行:先是汉字笔画的象似性,其次是汉字部首的象似性,然后是独体字的象似性,最后是合体字的象似性。所选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形体也列举了一些,同时还附有这些汉字的图像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汉字形态的象似性。英语中字形象似性比起汉语字形象似性隐晦了很多,论文首先从字母形体、字母组合中观察象似性。然后鉴于英语表音语言的特性,从语音和语音特征方面观察其象似性。这方面论文是根据文献资料中提供的相关方法来进行的,而且语料也来自于这些文献资料。英语语音象似性的分析很复杂,也很模糊,甚至有主观臆造之嫌。如,人们从语音的发音特征,听觉特征,发音过程,乃至发音器官的生理构造和生理特征方面去寻找语音象似性的依据。这和汉语语言象似性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关于汉语语义象似性的探讨主要是以象征语义为主,因为在讨论汉字形体象似性时,字面义已经被涉及。而英语语义象似性的探讨主要是依据西比奥克语义模型的方法进行的,他的语义模型很清晰的演示了比喻和象征语义的生成过程。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论文根据英汉语字形字义象似性差异的分析,认为双方字形字义象似性的差异来源于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正如柏拉图观点所陈述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映射思维方式,展现被人的思维所内化了的现实世界。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赋予各自的语言不同的形态表现形式和语义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