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海员市场接近饱和及我国要成为世界航运大国的情况下,海员外派成为必然选择。海事部门作为我国海员外派的行政管理机构,在外派海员激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海事系统外派海员激励问题,因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法,以上海海事局为例进行剖析,指出其在外派海员激励方面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激励手段有限、激励方式过于统一、激励内容简单、对其他“保健”因素关注不够、激励时效性差、外派海员晋升通道不畅,激励效果差等。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激励措施与外派海员基本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激励制度设计欠科学、相关管理者服务意识淡薄。因此,为切实改进我国海事系统外派海员激励工作,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从外派海员基本需求出发设计激励制度。以“保健”因素为激励基础,以“激励”因素为提升工作积极性的关键抓手;第二,实现激励手段多样化。切实保障外派海员的社会福利,为外派海员家属登船团聚提供帮助,确保外派海员换班政策落实,奖励与惩罚并用,拓展我国海员适任证书国际互认范围,通过强化宣传提高外派海员的社会地位;第三,切实维护外派海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国内海员外派机构的监管,推行网上海事仲裁;第四,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供给。开展外国语言文化与人际沟通技能培训,丰富在船期间的文化生活,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第五,增强激励的针对性。激励应做到因人而异,制定出台专门的外派海员激励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