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进入规范化运营的阶段。经过二十余年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证券市场之一。但是,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市仍具有一些新兴证券市场难以避免的缺陷,其中之一就是波动幅度较大。股票市场的适度波动有利于提高股市的活跃程度,但过度的波动将降低效率,弱化股票市场的资产配置功能。因此,研究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影响股票市场的传导途径,对于加强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都有重要意义。纵观历史,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走势有着重要影响。尽管货币政策调整并非针对股市,但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较大调控操作,甚至股票市场投资者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预期,都会导致股票市场产生相应程度的波动。因此,研究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应用中,从货币政策开始操作实施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两者之间往往存在较长时滞。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如货币供应量、利率不仅能完整、有效的反映货币政策意图,而且在该指标择定时就已确定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等特征,确保了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即可以方便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的有效观测,也有利于政策制定者根据政策的施行效果对其作出相应调控。因此,本文选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观测目标,以便于更深入的探讨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可使研究结论具有更大的实际操作价值。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代表,分别使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对股票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四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特征以及货币政策调控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并以此为背景说明研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对股市波动影响的重要意义。其次,对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股票市场波动以及股票指数等与研究相关的概念作出界定,并分析了本文选择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代表的原因,以及选取上证综合指数作为观测目标表现股票市场波动的原因。其三,回顾中外学者在研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股票市场波动方面的理论文献,梳理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最后,提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影响股市波动的理论分析。本章主要是通过理论分析探讨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途径,并根据理论分析结论提出研究假设,为实证研究指明方向。货币供应量影响股市波动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首先,回顾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历史沿革,以及相关的理论解释。其次,分析了货币供应量通过改变物价水平,分别会对企业经营状况、股票的真实回报率以及投资者的持币成本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股市波动。其三,分析了货币供应量调整时通过改变市场上的流动性,对公众的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了影响,从而影响股市波动。其四,根据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将资产分为安全性资产和风险性资产,当货币供应量变化时,投资者会相应调整两种资产的配置数量和比例,包含股票的风险性资产需求发生变动,股票市场随之波动。最后,分析了将未预期到的货币供应量变化,即货币供应扰动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并介绍了Cornell针对货币供应量变动公告影响股市波动具体路径提出的四种假说:预期通胀假说、凯恩斯主义假说、实体经济假说、风险溢价假说。利率影响股市波动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首先,回顾了在发达国家利率被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两个阶段。其次,分析了利率通过实体经济影响股市波动的三种主要途径:①利率的变动会打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原先的平衡关系,改变实体经济的投资环境;②利率的调整会改变企业的生产和融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情况和经营业绩;③利率的调整作为一种政策信号,会改变投资者预期,从而影响投资者行为。最后,分析了利率如何通过投资替代效应影响股市波动,并探讨了投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对该效应影响股市波动的干扰。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在本章第三节提出四个研究假设,即货币供应量(M0、M1、M2)和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股票市场波动,为实证研究指明了方向。第三章,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影响股市波动的实证研究。本章主要是以货币供应量(M0、M1、M2)、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股票指数(上证综合指数)为观测目标,分别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非因果关系检验、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观测脉冲响应函数图,对上一章提出的研究假设作出判断,深入、量化的分析货币供应量、利率对股市波动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准备采用的实证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其次,介绍了选取的观测目标并对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去季节趋势”和“消除异方差”的预处理。其三,介绍单位根检验的基本原理,并对每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五个变量的时间序列都非平稳。然后分别对每个变量的时间序列做一阶差分,再次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所有变量经一阶差分后的时间序列均已平稳。其四,介绍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并将上证综合指数和其他每个变量配对,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由检验结果发现,M0、M1和利率均是影响上证综合指数变动的原因,可进行后续检验。而M2不能证实是影响上证综合指数变动的原因,因此被剔除出观测目标,不在进行后续检验。其五,介绍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并检验所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平稳性。最后,观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图,根据图形的波动趋势和区间,分析图形所代表的经济意义,对M0、M1和利率对股票指数的影响方向、程度和时长作出判断。第四章,本文结论与对策建议。本章主要是根据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主要结论,并依据此结论形成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①在我国,现金M0、狭义货币M1以及利率变动与股市波动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②狭义货币M1和利率调整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均存在时滞,且利率调整传导至股票市场的时滞较长。③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明显的政策导向、投机气氛浓重。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①关注货币政策调控产生的股市波动。②以狭义货币M1和利率为依据预测股票市场波动。③提高股市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④加强投资者教育,培养投资者理性预期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在实证研究部分,采用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股票指数最近十年的月度数据,在确定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图观察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此建立单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股票市场波动之间的量化关系。在结论的实用性上。本文的实证研究可得出,在单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或利率)出现变动时,股票市场将在何时作出何种反应。且由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具有可测性、可控性的特征,本文的研究结论既可对政策制定者提出建议,亦可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帮助。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本文采用股票指数表示股票市场的波动情况,但由于股票指数的样本股并不包括股票市场内所有的股票,可能不能充分表现股票市场的波动,所以本文的结论可能不够全面。由于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因素众多,无法通过实证方法一一去除观测目标以外的因素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因此实证结果的解释力度仍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