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辽宁省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家长和教师心理健康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小与作用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按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城乡在校中小学生(6-17岁)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的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 SDQ)筛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一般健康问卷-12项(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12)测量家长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13.0版SPSS统计软件包分别计算中小学生SDQ及其父亲、母亲和教师GHQ-12测量心理问题的阳性检出率,描述其分布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及直线回归分析学生SDQ评分与家长、教师GHQ-12评分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父亲、母亲和教师心理问题不同组合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阳性率的影响。结果:⑴辽宁省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3.30%,情绪、行为和多动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10.36%、8.84%和1.54%;教师、母亲和父亲心理问题检出率依次为21.30%、8.10%和6.40%,三个成人中任何一方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49.70%,只有一人、同时有二人和三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35.80%、11.60%和2.30%。⑵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分布特征:除多动问题城市学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农村外(OR=0.63,95%CI=0.44-0.90),其他心理问题城乡差异不显著;男生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⑶成人心理问题分布特征:母亲(OR=1.29,95%=1.16-1.44)、父亲(OR=1.19,95%CI=1.06-1.33)和教师(OR=1.16,95%CI=1.06-1.28)任一维度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农村均显著高于城市,40岁以上父母心理问题检出率均显著升高,主要表现在母亲的焦虑抑郁问题(OR=1.20,95%CI=1.03-1.40)和父亲的三类心理问题及任一维度心理问题(OR=1.28,95%CI=1.09-1.49);40岁以上教师焦虑抑郁问题检出率也显著升高( OR=1.20,95%CI=1.06-1.37 ) ,但丧失信心问题检出率显著降低(OR=0.68,95%CI=0.55-0.84)。⑷家长及教师成人心理问题对孩子心理问题的影响: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测量的SDQ总分与教师(r=0.09, p<0.01)、母亲(r=0.07-0.30, p<0.01)和父亲(r=0.07-0.20, p<0.01)的GHQ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且三方评SDQ总分随父亲、母亲、教师评GHQ总分增高而升高。父母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其情绪、行为和任何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升高2倍,多动问题检出率升高3倍。教师存在焦虑抑郁问题的学生,只有情绪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显著升高(OR=1.23,95%CI=1.01-1.49)。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均随其父亲、母亲和教师三方存在心理问题人数的增多显著升高,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3.30%,情绪、行为和多动问题的检出率为分别为10.36%、8.84%和1.54%。⑵教师、母亲和父亲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依次为21.30%、8.10%和6.40%,三个成人中任何一方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达49.70%,其中只有一人、同时有二人和三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35.80%、11.60%和2.30%。⑶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父母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与其父母和教师存在心理问题人数呈“剂量-反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