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炭负极材料和粘结剂的设计及储钠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LANTIAN1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优势,有望解决清洁能源发电消纳和并网不稳定、不连续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是大规模储能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由于负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因此开发具有高储钠性能的负极材料有助于推动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硬炭材料由于具有比容量高、储钠电位低、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极具潜力。然而,钠离子半径和质量较大,离子扩散动力学过程缓慢,导致硬炭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差。同时,由于硬炭的孔隙率较高,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炭表面会形成大量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而硬炭中部分缺陷位点会发生钠离子的不可逆反应,导致钠离子的损失。因此,硬炭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ICE)较低。此外,硬炭的储钠机制尚不明确,高性能硬炭负极材料的制备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硬炭负极材料结构的设计、储钠机理的研究以及硬炭负极粘结剂的优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以酚醛树脂基微孔硬炭为基底,利用葡萄糖加热熔融包覆方法,合成了一种酚醛树脂基硬炭@葡萄糖基微孔硬炭复合材料。酚醛树脂基硬炭的石墨化度较低且比表面积较高,具有较丰富的缺陷结构和高的孔隙率,可提高电容储钠容量。葡萄糖基硬炭的石墨化度较高且比表面积低,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度,降低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通过两种硬炭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复合材料ICE和比容量。当葡萄糖基硬炭包覆量为30 wt.%时,在0.02 A g-1下复合材料的ICE从76.4%提高至88.6%,比容量从195.4提高至310.3 m A h g-1。在5.0 A g-1下,复合材料的比容量为97.1 m A h g-1。此外,葡萄糖加热熔融包覆方法同样可以提高酚醛树脂基介孔硬炭的ICE和比容量。(2)采用氧化石墨烯作为结构导向剂,通过多组分(酚醛胺)在氧化石墨烯两侧原位缩聚反应及炭化过程制备了一种纳米炭片。该纳米炭片具有孔径集中的极微孔(~0.52nm)和C=O/-OH基团。该炭片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在0.02 A g-1下,炭片的比容量为318 m A h g-1;在5.0 A g-1下,炭片的比容量为145 m A h g-1;在1.0 V以下的容量可利用率高达95%。这表明炭片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较高的可用容量。此外,炭片表现出一种新“双电位平台”储钠机制,即低电位平台区域(0.01~0.1V)对应钠离子从石墨层间脱出,有助于获得稳定的嵌入容量;高电位平台区域(0.4~0.7 V)对应C=O和-OH基团在电极材料表面脱钠过程,有助于实现快速电容性储钠。这种“双电位平台”储钠机制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和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3)通过海藻酸钠(SA)和聚环氧乙烷(PEO)的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大量-COOH/-OH基团且富含Na+的多功能SA/PEO粘结剂。粘结剂的功能主要包括:1)粘结剂可以在葡萄糖基硬炭的表面形成钝化膜,以抑制电解液的分解并提供更强的粘结强度;2)粘结剂中离子型PEO可以提供大量的离子传输通道,改善Na+传输缓慢的问题;3)粘结剂中富含的Na+可以弥补硬炭负极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Na+不可逆的消耗,并产生预钠化作用,促进界面离子的迁移。与使用商业化聚偏氟乙烯粘结剂的电极相比,使用SA/PEO粘结剂的电极的ICE和倍率性能均得到提升。当使用SA/PEO粘结剂时,在0.02 A g-1下葡萄糖基硬炭负极的ICE从77.1%提高至87.1%,并在0.2 A g-1下比容量从98.3提高至193.0 m A h g-1,ICE和比容量分别提高了约10%和100 m A h g-1。此外,SA/PEO粘结剂也适用于煤基和聚合物基硬炭负极材料,同样可提高材料的ICE和倍率性能。
其他文献
表面增强Raman光谱(SERS)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痕量分子检测手段,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化学分析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SERS信号强度强烈地依赖于金属纳米结构产生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而LSPR的性质直接与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形状以及结构等因素有关。高导电率金属纳米材料在可见光范围内能够产生极强的LSPR现象,基于此类材料制备出的三维(3D)SERS基片由于结构种类丰富
学位
煤炭储量丰富的能源特点决定我国在一段时期内仍以煤炭作为能源主体。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转化是煤化工发展的必然趋势。中低温热解技术是煤炭高效热转化的手段之一。以储量大的低阶煤为原料,通过中低温热解技术获得的兰炭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应用广泛,可缓解我国能源分布不平衡的压力;副产的煤气和焦油,可弥补我国“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缺陷,但我国工业化兰炭生产中普遍存在末煤资源利用率低、煤气热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格的复合问题,主要研究一个有限的中间子因子格(Intermediate subfactor lattice)复合一个有限群的子群格得到的复合格是否可由某个中间子因子格实现?第一章介绍中间子因子格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总结近年来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结果,系统阐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是问题研究的预备知识,包括von Neumann代数的知识,如离散交叉积(Discrete cross prod
学位
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因其低燃料渗透、低催化剂成本、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作为其中的核心组件,阴离子交换膜(AEM)起传递氢氧根,分隔两极活性物质的关键作用。经多年的研发,AEM的氢氧根离子电导率和耐碱性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需进一步提升,二者之间的trade-off也需进一步破解,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氢氧根传导能力的提升仍强烈依赖于离子交换容量(IEC)的提高,进
学位
煤热解是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煤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均一性以及对煤热解的“分子水平”行为研究不足,使得对煤热解过程中化学键的解离规律和自由基反应机理的认识比较欠缺。通过合理设计原位热解飞行时间质谱可实现初级热解产物、中间体和自由基的原位检测。在本论文研究工作中,通过自行组装热解-电子轰击电离/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和构建热解-电子轰击电离/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分子束取样
学位
钙钛矿金属氧化物是一类强关联电子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如超导电性、巨磁电阻、金属-绝缘体转变等,在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应用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阳离子排列方式的不同,LaBaCo2O6-δ(LBCO)可分为无序、有序和纳米有序三种不同的结构,有着不尽相同的晶格参数,从而导致磁性和电输运行为的不同。例如,在电输运方面,无序和纳米有序的LBCO材料为金属导电,而有序的LBCO为半导体。
学位
全球化石燃料消费的增长,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急剧增加,电催化CO2加氢还原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相结合,是缓解温室效应、获得高附加值化学品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然而,该技术的关键之一是设计开发高效廉价的催化材料,以克服CO2化学惰性强、反应动力学缓慢、催化剂内传质阻力大、产物选择性差等难题。本文通过构建以非贵金属为活性中心的单/双原子催化剂,基于其清晰、均一的活性位构型,揭示催化剂结构和
学位
随着太空任务的不断拓展,因燃料耗尽或系统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失控航天器日益增多,采用空间机器人捕获失控航天器并进行维修的在轨服务技术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捕获目标过程中,空间机器人与目标构成的组合体的惯量矩阵相对于捕获开始前的空间机器人本体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可能导致空间机器人无法有效控制抓捕过程中整个组合体的姿态。因此,对空间组合体惯量矩阵进行精确地辨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空间组合体
学位
电化学发光(ECL)与化学发光(CL)方法具有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和设备简单等优点,已在商业化生化分析与体外诊断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新型发光试剂与发光体系的研发是ECL与CL基础研究的热点。目前相关领域内仍存在ECL发光电位较高,不同发光试剂间电位或波长具有较大的重叠,以及CL波长集中在可见光区且通常需强碱性条件等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水相中合成的Cu In S2@Zn S纳米晶(CIS@Zn
学位
细菌粘附到物体表面后所形成的生物膜给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专家研究表明,80%的人类体内微生物感染与生物膜相关,50%的医院感染与医疗器械装置上的生物膜相关联。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因生物膜所导致的生物污损给各种水下工程设施和船舰设备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美元以上。因此,阻止生物膜的形成对于保障人类生命健康、降低工农业生产设备的经济损失等都具有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