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S100B、MMP9在两种不同脑出血微创术后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含量是否有不同变化,探讨其在手术干预下的临床意义,并研究两种微创术对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改变及预后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共收治52名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微骨窗手术组(n=25)和钻孔引流手术组(n=24),其中3名患者因术后再次手术被排除在此次对比研究之外。分别于入院时和术后第1、3、7、14天采集两组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样本,并收集健康人的血液样本20个和脑脊液样本12个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S100B和MMP-9的含量。在采集体液标本的同时测量和分析患者血肿量、脑水肿体积、颅内压值,并记录两手术组的平均术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术后第14天的NIHSS评分和术后30天的MRS(MRS30d)评分作为近期疗效的评价指标;以术后3个月的Barthel指数(BI)作为远期疗效的评价指标。结果:1.两组脑出血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的S100B、MMP-9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在术后第3天达高峰。术后微骨窗组血清中两者的含量均高于钻孔引流组,而脑脊液中的含量却低于钻孔引流组。2.在不计分手术组的情况下,将两组患者一起分析:(1)脑水肿体积、NIHSS与相同时间点血清中S100B浓度呈正相关,也与MMP-9呈正相关,而与脑脊液中两种生物标记物浓度无明显相关性。(2)术后第3天血清中S100B、MMP-9的浓度与MRS30d相关系数最大(r=0.791,p=0.000;r=0.778, p=0.000),S100B和MMP-9分别以1.41μg/l、18.12μg/l为临界值,对MRS30d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两种生物标记物的OR分别是16.29(95%可信区间2.17-122.5,p=0.007)、15.83(95%可信区间1.31—191.6,p=0.03)。3.在术后第1天,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有明显差别(87.3%、48.8%,p=0.000),而术后第14天时,却无明显差别(98.2%、98.1%,p=0.308)。微骨窗组在术后第1天的颅内压低于钻孔组,从术后第3天起脑水肿明显加重,颅内压在第3、7天均高于钻孔组;从治疗的时间轴上观察,K组的颅内压波动较大,并且在术后第3天,微骨窗组内个体颅内压波动大(方差不齐,F=6.946,p=0.012)。4.微骨窗组相比钻孔引流组,其术中时间明显延长(4.1±0.67h、1.54±0.32h,p=0.000),住院天数也明显增加(34.7±16.6d、20.8±8.9d,p=0.001),术后气管切开的患者也明显增多(χ2=4.871,p=0.027)。5.钻孔引流组的MRS30d优于微骨窗组(3.55±0.94、4.23±1.07,p=0.036),而两组的BI无明显差异(73.35±6.54、75.25±6.97,p=0.356)。结论:1.S100B和MMP-9在脑出血微创术后,升高的血清浓度和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可能反映神经炎症的进程。2.S100B和MMP-9可早期预测脑出血微创术后脑损伤程度、术后近期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尤其在脑水肿高峰期的血清浓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3.微骨窗手术和钻孔引流术都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微创手术,两者都能达到清除血肿目的。微骨窗手术适合发病后短时间内血肿增加较快的患者;而钻孔引流术适合血肿大小稳定的患者。钻孔引流术的近期疗效优于微骨窗手术,但两者的远期疗效及术后患者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