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线叶菊黄酮滴丸药效学与急性毒性的研究。
方法:采用标准试管倍比稀释法进行抑菌实验,评价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体内抑菌法测定药物对小鼠的死亡保护的作用;通过观察药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淋巴细胞增值反应的调节,观察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采用干酵母大鼠发热模型来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内大鼠的体温变化;采用氨水引咳模型来测定给药后各组小鼠引起咳嗽的时间的长短;采用酚红排痰模型来测定给药后各组小鼠酚红的分泌量的变化;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来观察给药后各组小鼠耳廓的肿胀程度;采用最大耐受量实验,检测线叶菊黄酮滴丸的急性毒性。
结果:1.标准试管倍比稀释法:结果表明线叶菊黄酮滴丸对金黄色葡萄球的最低抑菌浓度在12.5mg/mL。而线叶菊黄酮滴丸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在6.25mg/mL。说明了线叶菊黄酮滴丸在体外对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更好。2.线叶菊黄酮滴丸对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体内抑菌实验表明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死亡保护率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菌的死亡保护率高。3.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实验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从小鼠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转换率和巨噬细胞吞噬率的结果表明线叶菊黄酮滴丸具有提高免疫的作用。4.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通过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可以初步的得知,线叶菊黄酮滴丸各剂量组和醋酸地塞米松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不同程度的抑制了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的肿胀。5.解热实验:线叶菊黄酮滴丸可以显著降低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6.镇咳实验:线叶菊黄酮滴丸具有镇咳作用。7.祛痰实验:通过对小鼠酚红的排泄量的测定得知线叶菊黄酮滴丸可以显著增加酚红的排泄量,即具有显著的祛痰的作用。8.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最大耐受量16g/kg。毒性较小,属于实际无毒药物。
结论:线叶菊黄酮滴丸具有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以调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抑制体内炎症和退热的作用。此外还镇咳和祛痰的作用。属于实际无毒药物。
方法:采用标准试管倍比稀释法进行抑菌实验,评价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体内抑菌法测定药物对小鼠的死亡保护的作用;通过观察药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淋巴细胞增值反应的调节,观察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采用干酵母大鼠发热模型来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内大鼠的体温变化;采用氨水引咳模型来测定给药后各组小鼠引起咳嗽的时间的长短;采用酚红排痰模型来测定给药后各组小鼠酚红的分泌量的变化;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来观察给药后各组小鼠耳廓的肿胀程度;采用最大耐受量实验,检测线叶菊黄酮滴丸的急性毒性。
结果:1.标准试管倍比稀释法:结果表明线叶菊黄酮滴丸对金黄色葡萄球的最低抑菌浓度在12.5mg/mL。而线叶菊黄酮滴丸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在6.25mg/mL。说明了线叶菊黄酮滴丸在体外对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更好。2.线叶菊黄酮滴丸对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体内抑菌实验表明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死亡保护率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菌的死亡保护率高。3.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实验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从小鼠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转换率和巨噬细胞吞噬率的结果表明线叶菊黄酮滴丸具有提高免疫的作用。4.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通过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可以初步的得知,线叶菊黄酮滴丸各剂量组和醋酸地塞米松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不同程度的抑制了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的肿胀。5.解热实验:线叶菊黄酮滴丸可以显著降低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6.镇咳实验:线叶菊黄酮滴丸具有镇咳作用。7.祛痰实验:通过对小鼠酚红的排泄量的测定得知线叶菊黄酮滴丸可以显著增加酚红的排泄量,即具有显著的祛痰的作用。8.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最大耐受量16g/kg。毒性较小,属于实际无毒药物。
结论:线叶菊黄酮滴丸具有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以调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抑制体内炎症和退热的作用。此外还镇咳和祛痰的作用。属于实际无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