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是通过分析大病灶改变为主的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转归,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于大病灶改变为主的支气管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4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诊治的188例儿童大病灶改变为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特点及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一般特征:188例患儿中,男106例(57.0%),女82例(43.0%)。最小年龄1天8小时新生儿,最大年龄14岁。我们按照CAP指南进行年龄分组,其中,<6月22例(男18例、女4例)、6月-2岁45例(男30例、女15例)、2-5岁55例(男21例、女34例)、>5岁66例(男37例、女29例)。2.临床症状:发热147例,咳嗽187例,喘息30例.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54例,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升高13例、淋巴细胞升高39例;白细胞减低9例,正常125例。CRP未检测者11例,其余177例均进行CRP检测,其中CRP升高109例;病原学方面,肺炎支原体感染者10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例,肺炎链球菌感染22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5例,病毒感染34例(腺病毒感染21例、合胞病毒9例、副流感病毒III 2例、流感病毒A型1例、流感病毒B型1例),未检出任何病原体者62例。支原体混合细菌感染17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流感嗜血杆菌3例、肺炎链球菌12例;混合病毒感染26例,其中腺病毒19例、合胞病毒4例、流感病毒A型1例、流感病毒B型1例、副流感病毒3型1例)。4.胸部X线检查:双侧肺部病变37例、右侧104例、左侧47例,胸腔积液7例。5.转归:188例好转或治愈,均无后遗症,0例死亡。结论:1.大病灶改变为主的支气管肺炎以大于两岁为其高发年龄;2.不同年龄组的大病灶改变为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病原体种类不同,两岁以下儿童多以病毒,特别是腺病毒感染为主,两岁以上儿童则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而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为主,但并无年龄差异;3.临床表现两岁以下儿童主要为喘息,发热多为高热,两岁以上患儿多出现中等程度发热,且热程多较长;4.大病灶改变为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2岁患儿多出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及心肌酶的升高,而>2岁患儿多出现中性粒细胞、CRP等指标的升高。5.胸部X线检查并不能明确区分大病灶改变为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所感染病原体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