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提供“公平又有质量”的全民教育成为新的教育主旨和趋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决策这一变量,关注教育的社会和政治维度以及教育的社会和文化维度,尤其是教育中的价值观问题,注重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师间潜在价值观的协调。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公平;教育质量
一、“新时代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的内涵
“新时代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涉及“新时代”、“公平”、“又”、“质量”及“教育”,所谓“新时代”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它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新的背景,我国教育已进入了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新阶段。由于到教育公平渗透在教育各环节,在此采用托尔斯顿·胡森的教育公平的界定:教育公平主要指教育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平。“质量”可刻画某一社会活动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又”属逻辑连接词,“教育”可泛指一切有目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采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专门组织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因此,“新时代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即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我国教育已进入提质量、促公平的新阶段,需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教育,使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教育上提供助力。
二、为何新时代教育要以“公平又有质量”为主题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呼唤“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薄弱,基础教育比较薄弱、职业技术教育不发达等系列问题。但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我国教育已经告别了数量短缺时代,最显著的就是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例如,在高等教育上,学生经历了“没有大学上”,到“有大学上”,再到“上好大学”的历程。
新时代经济转向需要“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当前,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育支持,尤其是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迭代升级,我国教育需提升全民教育质量。例如,在数学教育上,基础数学教育中关注数学发展的普及性,注重教育质量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能为高等数学教育提供有优质生源,这正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而造就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能切实将我国人口基数大的优势转化为高素质的人力优势。
教育发展规律和公平理论要求“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从公平理论来看,教育公平中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者呈递进发展关系。例如,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为学生提供了公平地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实现了教育的起点公平,通过中考等使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高中教育,实现过程和结果公平。因此,我国“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的发展必然是从初等教育、中学教育、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逐步发展,在各培养层次中起点公平是基础,在过程和结果公平达成到一定程度后推进更高层次的公平和质量建设是教育发展路径。
三、“新时代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实施策略
教师要关注决策这一教学变量。澳大利亚数学教育家毕晓普(Bishop A.J.)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决策中心”,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决策是教学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学生要切实享受到“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因此,对于许多新手教师而言,面对各种教学情景采取的具體决策来得实际,更易于理解。例如,毕晓普提出的“乔纳森定律”,即教师面对教学事件时,先暂停或中止、微笑表示赞许、重新表述观点或将其写在黑板上。
新时代“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要格外关注教育的文化的维度,这对数学等学科的文化视角相对难以理解。事实上,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出发,每个社区都在历史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其历史与文化的数学,达布罗西欧(U.D’Ambrosio)将其称为“民族数学”。从该角度出发,数学由其文化及历史背景决定,不同的文化及历史背景可产生不同的数学。从文化维度出发,进行教育教学,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克服对数学等学科的恐惧。
注重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师潜在价值观的协调。近年来对数学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我国高中数学课标明确提出将“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数学文化的反应多表现出茫然。事实上,在当前诸多相关教师培训中,多是请专家向受训教师解读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案例展示具体做法。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很少对这些方法运用得当。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方法”等多是基于研究者视角出发,教师可能并不认同。故理论研究者应当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同教师合作,受到教师观念的影响并影响教师观念,帮助教师将有益的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教师也需树立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念,同研究人员合作。
参考文献
[1]Alan Bishop.Decision-Making,the Intervening Variable[J].EducationalStudies in Mathematics,1976(7):41-47.
[2]张维忠,马俊海.我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史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06):56-60.
[3]马俊海,张维忠.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内容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2018(08):46-48.
作者简介
胡宋杰(1993.03—),男,浙江慈溪,大学本科,宁波科学中学数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学方向。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公平;教育质量
一、“新时代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的内涵
“新时代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涉及“新时代”、“公平”、“又”、“质量”及“教育”,所谓“新时代”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它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新的背景,我国教育已进入了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新阶段。由于到教育公平渗透在教育各环节,在此采用托尔斯顿·胡森的教育公平的界定:教育公平主要指教育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平。“质量”可刻画某一社会活动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又”属逻辑连接词,“教育”可泛指一切有目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采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专门组织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因此,“新时代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即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我国教育已进入提质量、促公平的新阶段,需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教育,使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教育上提供助力。
二、为何新时代教育要以“公平又有质量”为主题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呼唤“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薄弱,基础教育比较薄弱、职业技术教育不发达等系列问题。但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我国教育已经告别了数量短缺时代,最显著的就是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例如,在高等教育上,学生经历了“没有大学上”,到“有大学上”,再到“上好大学”的历程。
新时代经济转向需要“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当前,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育支持,尤其是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迭代升级,我国教育需提升全民教育质量。例如,在数学教育上,基础数学教育中关注数学发展的普及性,注重教育质量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能为高等数学教育提供有优质生源,这正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而造就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能切实将我国人口基数大的优势转化为高素质的人力优势。
教育发展规律和公平理论要求“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从公平理论来看,教育公平中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者呈递进发展关系。例如,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为学生提供了公平地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实现了教育的起点公平,通过中考等使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高中教育,实现过程和结果公平。因此,我国“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的发展必然是从初等教育、中学教育、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逐步发展,在各培养层次中起点公平是基础,在过程和结果公平达成到一定程度后推进更高层次的公平和质量建设是教育发展路径。
三、“新时代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实施策略
教师要关注决策这一教学变量。澳大利亚数学教育家毕晓普(Bishop A.J.)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决策中心”,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决策是教学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学生要切实享受到“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因此,对于许多新手教师而言,面对各种教学情景采取的具體决策来得实际,更易于理解。例如,毕晓普提出的“乔纳森定律”,即教师面对教学事件时,先暂停或中止、微笑表示赞许、重新表述观点或将其写在黑板上。
新时代“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要格外关注教育的文化的维度,这对数学等学科的文化视角相对难以理解。事实上,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出发,每个社区都在历史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其历史与文化的数学,达布罗西欧(U.D’Ambrosio)将其称为“民族数学”。从该角度出发,数学由其文化及历史背景决定,不同的文化及历史背景可产生不同的数学。从文化维度出发,进行教育教学,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克服对数学等学科的恐惧。
注重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师潜在价值观的协调。近年来对数学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我国高中数学课标明确提出将“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数学文化的反应多表现出茫然。事实上,在当前诸多相关教师培训中,多是请专家向受训教师解读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案例展示具体做法。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很少对这些方法运用得当。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方法”等多是基于研究者视角出发,教师可能并不认同。故理论研究者应当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同教师合作,受到教师观念的影响并影响教师观念,帮助教师将有益的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教师也需树立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念,同研究人员合作。
参考文献
[1]Alan Bishop.Decision-Making,the Intervening Variable[J].EducationalStudies in Mathematics,1976(7):41-47.
[2]张维忠,马俊海.我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史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06):56-60.
[3]马俊海,张维忠.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内容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2018(08):46-48.
作者简介
胡宋杰(1993.03—),男,浙江慈溪,大学本科,宁波科学中学数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