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阅读对大学生有效学习影响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ei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使人明智,阅读使人充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本是一个浸染着书香的民族,勤奋学习,学以修为,阅读已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选择。党和政府已将全民阅读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但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呈指数级不断攀升,使人们不得不追随便捷性、高效性的信息获取渠道,这使得阅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而应运而生的数字化阅读,以其独具创新的数字化特征为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新新人类带来了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引导高校学生更重视文字的情感性,赢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但是,碎片化感官传播、短平快的视觉阅读等网络学习方式,是对大学生传统阅读学习习惯的严重冲击,加之大学生数字化阅读能力的不足和对信息的依附性等,都影响着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正确运用,影响着大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可见,研究数字化阅读对大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已成为使然。本研究关注信息时代新发展,着眼于数字化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出现的新问题,从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对阅读的数字化发展与学习有效性间的关联予以探讨。本文使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梳理了相关文献,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选取陕西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开展调查,从多方面分析数字化阅读对大学生有效学习影响的具体现状。本文共由五个部分构成,分别为: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涵进行介绍,并据此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对目前国内外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予以梳理和分析,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进一步介绍了文章的逻辑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文章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了解阅读、数字化阅读、有效学习的相关概念,以及撰写该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三部分,灵活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式对数字化阅读在高校内的发展情况以及与学习效率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集中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传统阅读与数字化化阅读在高校学生中的使用现状、传统阅读和数字化阅读的优缺点比较、高校学生开展数字化阅读的情况以及数字化阅读与有效学习间的关联性。第四部分,将研究的重心集中于数字化阅读对高校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上,面对新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大学生能否规避缺点,将其有效运用到学习中,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别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进行阐述。第五部分,从高校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客观情况入手,归纳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前文分析为基础,进一步结合数据统计,对有利于数字化阅读发展的方案予以建设。
其他文献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须要做好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学生的良师
“会”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一个活跃的成分。在语言的使用中,“会”可以作为动词、助动词、副词等来使用,也可以用于多种语言环境中,但长期以来学术界缺乏对它的系统研究。本文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水资源短缺表面上是水资源不适
在改革开放将近三十年里,中国经济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而取得高速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9%,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国内外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增长的奇迹”。与此同时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引起了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既对医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给医学教育的发展
本文阐述了多级串联人工湿地小试装置的设计,装置采用三级串联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在传统湿地基础上加以改进,增加湿地的深度使湿地下部形成厌氧区域,与湿地前处理系统的厌氧塘作
人类对于语音的研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国内外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就英语词重音的语音学研究,往往侧重于描写,没有建立什么理论。由于英语词结构缺乏简单的
教师的隐性教育观念是指存在于教师个人的头脑中的,高度个体化的,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并且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难以与他人共享的,但却付诸于其教育教学行为中的教育观念。教师
省略指的是把语言结构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省略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省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语法、语义等多个维度探讨了省略的本质、标准、
目前,各国内专业银行正逐步向商业化股份制银行转轨,一批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迅速,外资银行陆续抢滩进入各大中城市,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日益激烈。随着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