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作为一种微创介入疗法,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治疗全身多种实体肿瘤,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在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常常受到肿瘤大小、解剖位置等因素的限制而造成肿瘤治疗不彻底。热敏脂质体是近年来药物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但由于热疗设备及技术的限制使其临床应用有限。若将射频与热敏脂质体联合应用,则既解决了热敏脂质体的加热问题,又可使药物沉积于消融区周围的肿瘤细胞内,扩大射频消融的治疗范围。长春瑞滨是一种半合成的长春花碱,其在晚期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抗肿瘤活性尤为显著,现已成为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长春瑞滨长循环热敏脂质体是一种新型热敏脂质体,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低功率射频作为热敏脂质体加热方法的可行性并观察其诱导热敏脂质体抗兔VX2肿瘤的疗效。通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组织块接种法建立兔VX2肌肉肿瘤模型,并与常用的切口组织块包埋法比较,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肿瘤接种耗时、接种成功率,并分别于种植后第7,14,21,26d进行超声检查,观察两组肿瘤生长情况及超声表现。并于第26d时处死两组动物,病理解剖测量肿瘤,与超声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超声监测肿瘤生长的可靠性;同时病理切片观察肿瘤形态学。结果发现:超声引导下组织块接种组及切口组织块包埋组肿瘤接种耗时分别为(93.7±7.4)s与251.8±17.8)s,接种成功率分别为100%,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引导下接种优于切口包埋法。两组中肿瘤生长孤立、均一。两种接种方法肿瘤的生长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种后第7~14d生长旺盛,结节全部为实性无液化;第21d部分肿瘤出现液化坏死;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坏死部分逐渐增大。研究结果提示,肿瘤介入性治疗实验宜于2~3w时进行。将超声测量体积与处死后解剖测得的体积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0.94, P<0.05),表明超声监测肿瘤生长是可靠的。按照超声引导下组织块接种法建立动物模型。将制作成功的直径约1cm的兔两后肢VX2肌肉肿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分别由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S)、长春瑞滨普通注射液(VRB)、长春瑞滨长循环脂质体(VLCL)及长春瑞滨长循环热敏脂质体(VLTSL),同时对一侧肿瘤给予低功率射频照射(1W, 30min),对侧肿瘤作组内对照。此过程于治疗开始第1,4,7d各1次,共3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中进行超声检查,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观察治疗效果。末次治疗结束后第二天将实验兔处死,取肿瘤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VLTSL组射频侧(VLTSL+RF)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侧及其他各组肿瘤体积(P<0.05),抑瘤率最高(48%)。NS、VRB及VLCL各组组内两侧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单纯低功率(1W)射频辐照30min未对肿瘤生长起到明显抑制作用。病理检查发现VLTSL+RF组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范围最广泛。研究结果提示低功率射频作为热敏脂质体的加热方式是安全的,其诱导热敏脂质体抗肿瘤效果明显。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经皮接种组织块法建立兔VX2肌肉肿瘤模型操作简便、费时少、成功率高、肿瘤生长均一,是评价肿瘤介入实验效果的理想动物模型。且超声在动态观察兔VX2肌肉肿瘤模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随访观察肿瘤生长的首选影像学手段。低功率射频作为热敏脂质体的加热方式是安全的,二者联合应用,其诱导热敏脂质体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