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漆酶是一种绿色生物催化剂,能够催化木质素、酚类、胺类等芳香族化合物或其他部分非酚化合物的氧化降解,最终将分子氧还原成水而不产生其他副产物。由于对底物的广泛适用性和催化过程的无毒害性,漆酶被广泛用于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食品加工、有机合成、环境有毒难降解物的治理等诸多领域。本研究对一株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 LS-10C(简称LS-10C)产漆酶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不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酶是一种绿色生物催化剂,能够催化木质素、酚类、胺类等芳香族化合物或其他部分非酚化合物的氧化降解,最终将分子氧还原成水而不产生其他副产物。由于对底物的广泛适用性和催化过程的无毒害性,漆酶被广泛用于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食品加工、有机合成、环境有毒难降解物的治理等诸多领域。本研究对一株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 LS-10C(简称LS-10C)产漆酶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不同诱导因素作用下LS-10C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同时,本研究初步探索了LS-10C漆酶在有机磷农药降解、柚子皮果胶提取以及合成染料脱色等方面应用效果。具体如下:(1)以农业副产物麸皮作为发酵基质对栓菌LS-10C产漆酶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最佳发酵条件为:将种子置于30℃,200 r/min摇床中培养48 h后,按8%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至初始p H为5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漆酶活力在第8 d达到最大值为30.9 U/m L;当补充碳源(葡萄糖)后漆酶活力提高至56.77 U/m L。(2)以农业废弃物柚子皮作为发酵基质对栓菌LS-10C产漆酶进行液态摇瓶发酵,漆酶产量在第8 d达到了最大值为72 U/m L,与麸皮汁作为发酵基质相比(30 U/m L),酶活单位显著上升。(3)分别以豆渣、麸皮、柚子皮和Cu SO4为诱导基质培养栓菌LS-10C并对各培养条件下栓菌的转录组进行分析,与对照相(只含10%葡萄培养)比,四种诱导因素中与漆酶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如下:豆渣组中,海藻糖磷酸化酶基因显著上调,O-乙酰高丝氨酸氨基羧丙基转移酶基因显著下调;麸皮组中,角鲨烯合酶、NAD-P结合蛋白和α-1,2-甘露糖基转移酶活性基因显著上调,而β-内酰胺酶抑制蛋白类基因显著下调;柚子皮组中,辅助活性家族9号蛋白和糖苷水解酶基因显著上调,细胞色素P450基因显著下调;Cu SO4组中,NAD-P结合蛋白和糖苷水解酶家族20蛋白基因显著上调。(4)在摇瓶发酵的基础上以麸皮汁为发酵基质,研究了10 L发酵罐控制工艺对栓菌LS-10C漆酶发酵产量的影响:在间歇补料方式下,栓菌LS-10C发酵至还原糖基本耗尽时(约60 h)开始流加葡萄糖(40%)将总糖控制在5 g/L左右,漆酶单位酶活在第8 d达到了最大值(139.63 U/m L),与分批发酵相比酶活提高了83.72%。按照10L发酵罐最佳调控策略,研究5 L发酵罐中以柚子皮作为发酵基质对栓菌LS-10C漆酶发酵产量的影响,漆酶单位酶活在第8 d达到了最大值为150 U/m L与麸皮汁作为发酵基质(139.63 U/m L)相比酶活提高了7.4%。(5)通过漆酶预处理显著提高了柚子皮果胶的提取率(22.53%),比单独酸解浸提果胶得率(16.7%)高35%。为降低能耗并缩短酸解时间,进一步采用双酶法预处理(漆酶+纤维素酶)和超声波辅助酸解工艺后,得到果胶的提取率为22.5%,比单一酸解处理工艺所得果胶得率(11.5%)高95.6%。(6)研究了栓菌LS-10C漆酶在有机磷农药毒死蜱降解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3 d的降解时间内,漆酶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达到31%,采用漆酶/香兰素介体系统可使毒死蜱的降解率在24 h内达到77.4%。(7)在合成染料的降解脱色应用中,漆酶在2.5 h内对台盼蓝、酸性绿50和酸性红6b等3种染料的脱色率分别达到67%、83%和84%,而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仅为10%;采用漆酶/ABTS介体系统可显著提高染料的脱色效率:酸性红6b的脱色率在5 min内可达到84.5%,台盼蓝和酸性绿50的脱色率在25 min内可分别达到86.5%和86%。此外,通过采用漆酶/ABTS系统,反应至36 h时亚甲基蓝脱色率提高至52%。
其他文献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属于兰科石斛属植物,是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鲜条含水量高,生理活性强,常温下贮藏易发芽,发生霉变,导致其品质下降。因此,石斛采收后常干燥加工成干品,而合理的干燥工艺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热风干燥研究了干燥温度对铁皮石斛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剪切、冻融和烫漂三种预处理方法对铁皮石斛干燥过程和品质的影响。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现代乡村景观建设在国内掀起了一阵热潮。但在面对大规模的设计改造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出现了大批量的千村一面,生搬硬套和不合理的城乡规划改造,使得现代乡村建设中的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每个特定地区与环境相互融合所产生的的特色地域文化也在被人们逐渐的抛弃和遗忘,乡村特色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地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乡村景观是密不可分的,它不仅是现代乡村景观设计的基础
徽州建筑装饰符号是徽州建筑的精髓,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虽历经千百年,仍隐喻着特有的信息,因此,对徽州建筑装饰符号的研究也正是我们研究徽州历史与文化的一个窗口。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古建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对博物馆发展的鼎力支持,越来越多的地方民俗博物馆不断涌现。民俗博物馆作为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产物,是能够唤起人们集体记忆与认同的场所,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如何汲取传统建筑符号并加以突破创新,是当下乃至未来研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自“十三五”规划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颁布了一系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明确了新时期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主要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形式实施,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在新时代乡村建设中加大文化遗产的开发力度,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
当前,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正不断改进行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并重构国际竞争力格局,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历经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整体的工业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然而部分产业问题也在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愈发凸显:一方面,“双高”现象频繁出现在煤炭和钢铁等重工业的产能与库存指标上;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双向不足已经阻碍了我国高端制造业快速前进的步伐。鉴于此,中国对工业领域实行供给侧改革
近年来,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催生出“国学热”,这使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及其在儿童中的普及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书于明末清初的《笠翁对韵》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到生活常识、人文地理、文史典故等方方面面,是用来培养儿童学习音韵、扩充词汇、训练吟诗作对的传统蒙学读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笠翁对韵》因循守旧的传播形式已经不利于其在现代社会中流传。《笠翁对韵》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出崭
本课题描述了随着国内老龄化社会程度越来越高,老年人尤其是偏瘫老人数量日益增加,国内针对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器材的产品设计,也逐渐丰富起来。由于国内老人康复训练器材的设计,受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影响,发现针对国内偏瘫老人康复训练器材利用程度不高、训练效率较低等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偏瘫老人康复训练器的设计,是丞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家庭康复训练过程中,家用康复训练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解决了部分偏瘫老
农耕器具是农耕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运用传统农耕器具也就是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传统的农耕文华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起点。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农耕文化在不断的流逝,大众对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意识也比较淡薄。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发展,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去城市生活,加上“农转非”,我国的农村文化显得更加式微。为了保留传统的农耕器具文化,我们应做积极有效的延承,推动农耕文化遗产“活”起来。在乡村振兴
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是国内著名旅游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与民俗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当下开封形象却显尴尬,知名度不高宣传也不够,亟待用代表性的符号资源进行城市形象的重塑与推广,其中就有作为开封民间传统手工艺中极具古都气质——“宋室”风筝图案,它在历经六代传人的继承与发展,曾以其生气盎然、趣味横生的风格广受开封人民的喜爱。但近些年“宋室”风筝工艺曾一度陷入失传境地,有价值的文献也是少之又少,因此
历史悠久、形式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哲学思想、审美意趣和文化观念,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为剔墨纱灯因其华丽的形式、繁复的雕刻、精湛的绘画和美轮美奂的装饰闻名于世,是一朵华丽多彩、绚丽无比的民艺之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无为剔墨纱灯的形式承载、审美取向、文化意涵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文化观念却大相径庭,产品难以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